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在“我们将如何从这里到达那里”(即,从碳密集型经济转变为更高效、低碳密集型经济)的更大背景下提出的。认识到碳捕获和封存可能是保持在我们碳预算范围内的众多方法之一,我们应该关注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到捕获和储存这些排放的主要参与者的潜在转变。
能源和化工公司实际上处于引领CCS研究和部署的有利位置。以下是来自网络上的两个快速示例,然后是我的一些评论。
首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凯文·布利斯报道了壳牌公司内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对CCS的需求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斯米特[壳牌勘探技术副总裁]表示,壳牌公司在理解地球物理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这种情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说,如果必须将二氧化碳泵入地下以应对气候变化,那么没有人比石油公司更具有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先发优势。他指出,关于碳捕获和储存(CCS)仍然存在重大问题,包括二氧化碳可以储存多久。但壳牌公司在表征储层方面的经验可能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壳牌公司并没有所有的答案,”他说,“但它不是从零开始。”
其次,看看谁拥有CCS的知识产权和专利
埃克森美孚,您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惊讶地听到,它是碳捕获和储存专利的最大所有者。事实上,根据英国独立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它拥有的专利数量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壳牌公司的两倍多。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石油公司积极参与CCS,部分原因是他们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知识——例如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以开采石油——与CCS的“储存”部分完美契合。
但埃克森美孚在与“捕获”相关的四个专利类别中也名列前茅:吸附剂方法第五,吸收剂和溶剂第一,膜第二。大型石油同行BP、壳牌和康菲石油公司也在其中一些类别中,但出现的次数明显较少。
如果您将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视为能源服务公司,我认为这种转变是有道理的:这些公司将通过开采富碳燃料或将碳储存在地下来赚钱(假设存在碳捕获和储存的市场或政策要求这样做)。如果您认识到能源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是分离碳和储存地下材料所需的过程和力学方面的专家,那么这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CCS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CCS可能是一个能源密集型过程——我们能否找到无需花费大量能源即可捕获碳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地下储存碳多久?我们能否将所有部分大规模地组合在一起并推广到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