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的棘手真相

为什么我们需要谈论减缓的成本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避免气候变化将为我们省钱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包括根深蒂固的利益等原因,事实并非如此。仅凭预防原则就足以告诉我们,我们不想了解气候变化将产生什么成本,所以最好支付一点溢价来避免这种风险。相反,计算出的估计值将避免气候变化灾难性影响的成本定为约占全球GDP的1%。那么谁来为此买单,谁会因为更可持续的经济而损失?

近年来,多项研究对转向清洁能源系统的政策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然而,除了政府的“推”动因素外,我们也不应忘记市场的“拉”动因素。即使政府减少对清洁空气和水供应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推动,例如,由于廉价的天然气以及自残,煤炭行业无论如何都在发生变化

虽然美国煤矿业的就业人数从2011年的91600人下降到2014年的74900人,但现在太阳能行业的工人比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工人还多。因此,总的来说,不算上减少空气污染和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整体就业情况似乎正在朝着净积极的方向发展。那么,结案了吗?不完全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工作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的工作岗位增长已经超过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就业岗位。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11年至2014年间失去煤炭行业工作的16700名工人不能简单地开车到最近的太阳能电池板厂,第二天就开始工作。情况比这复杂得多,而且永远都会如此。我们需要坦诚地面对这个问题,并讨论改变经济的“失败者”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他们真正受益。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将始终担心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改进的出行系统,并且不知何故,这些会带来失业并限制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思路存在一些缺陷,但也有一个棘手的真相应该正面解决。

“棘手的真相”是这些问题不会也不应该消失,但答案应该更有说服力。人们很容易简单地说:“对不起,但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任何损失都是值得付出的损失。”当然,从宏观经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忽视或希望消除成本、动荡以及遭受损失的人们,一个试图改变的社会会发现自己拥有的联盟比它可能希望的要小。

所谓的创造性破坏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应该受到欢迎,但这些变化对某些人来说是福音,对另一些人来说是打击。关键在于劳动力是否能够进行再培训。不过,好消息是:我们以前经历过这种情况,而且我们还会再次经历,所以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据估计,1900年,41%的美国工人在农业部门工作。今天,这个比例不到2%,而这个国家生产的农产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并且失业率相对较低(<5%)。

政治理论家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2014)中写道,“……社会,特别是那些经历快速经济增长的社会,不会停滞不前。他们创造新的社会阶层,教育他们的公民,并采用新的技术来重新洗牌社会。”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正在发生,但“棘手的真相”是,它往往是不平等的增长,需要解决或被社会忽视,风险自负。

还有其他问题,包括GDP是否是描述我们的星球是否适宜居住以及是否会继续适宜居住的正确指标?相关地,如何应用贴现率来考虑所谓的代际公平?这是经济学家用来衡量我们的孩子拥有未来与我们今天进行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投资之间价值的术语。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出现GDP与CO2排放量脱钩的现象,如果说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我们至少在气候和经济增长的意义上走在通往可持续经济的正确道路上。

质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否存在成本是有道理的,而且这种成本是真实存在的,但与此同时,其他根本性的变化也在发生。归根结底,最高的成本是无所作为的成本。这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让自己承担得起的代价。下一代肯定承担不起。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