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中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讨论的典型代表——其臭名昭著的可怕空气末日景象导致了广为人知的当地居民健康影响,包括普遍的头痛、呼吸窘迫和焦虑。
2014年1月14日,其中一次事件导致空气质量“糟糕透顶”,以至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测量工具都无法跟上。当晚,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攀升至500以上(针对颗粒物(PM)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值的20倍以上。一年前,该市的水平曾达到755。总而言之,目前超过95%(74个城市中的71个">)的中国城市未能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但是,空气污染并非中国特有的问题。绝非如此。
在《世界大气污染地图集》(WAAP)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概述了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反过来,不断增长的人口又将如何影响空气污染。该书由赫特福德大学大气与仪器研究中心 (CAIR) 的 Ranjeet S Sokhi 博士编辑,为想要更多了解空气污染如何形成、转化和传播的读者提供了坚实的入门知识,并帮助读者了解空气污染如何影响环境和公众健康。
该书还强调了空气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已经存在数千年——事实上,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教授关于空气污染历史的章节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追溯到公元前 460 年。在一节摘录中,现已退休的布林布尔科姆教授回忆起古罗马时代,他说道:
“在罗马帝国时期,尼禄的导师卢修斯·安纳eus·塞内卡(约公元前4年-公元65年)经常身体不佳,患有哮喘,因此他的医生命令他离开罗马;他发现,他刚摆脱了罗马压抑的空气和糟糕的烹饪气味,他的健康状况就有所改善。”
他还讨论了“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新燃料(依次为:煤炭、汽油、柴油)的采用如何导致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以烟雾、光化学烟雾和柴油烟雾的形式可见”,并指出,空气污染的周期性——空气污染会在一段时间内加剧,然后新的燃料来源将取代现有的污染源(例如,汽油-柴油污染取代煤烟)——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
布林布尔科姆教授认为,虽然不同地区的污染和燃料转型模式可能非常相似,但这些转型发生的速度在不同案例之间可能差异很大。例如,在英国,从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料转换大约花费了 800 年。在中国,同样的转型似乎大约需要 50 年(参见 WAAP 第 1 章)。
以英国为例,1952 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并在四年后促成了立法。《1956 年清洁空气法案》划定了“烟雾控制区”,在人口中心的一些地区,只能使用无烟燃料,以减少当地的空气污染。
今天,中国的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源于燃煤发电厂、重工业和交通运输排放的污染物。因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承诺政府将对抗与该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相伴而来的严重空气污染。上周,他宣布了一项新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将主要关注北京、河北和天津的重工业中心地带,以及上海和珠江三角洲周围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在这些地区,将削减工业产能和总体煤炭消费量,以减少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量。
在这些排放物减少之前,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广泛的影响。在后者方面,这种类型的污染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土壤酸化以及各种材料的腐蚀(参见 WAAP 第 6 章)。在人类健康方面,包括地面臭氧、二氧化氮和颗粒物在内的空气污染物构成了重大威胁,部分原因是它们广泛存在。而且,由于空气污染不是静止不动的,这些影响将蔓延到中国境外(参见 WAAP 第 1 章)。
由于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发布了一系列空气质量准则,为建议的污染物浓度和暴露水平提供指导。许多国家已经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规(例如,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和欧盟的《空气质量框架指令》)。而且,根据 WAAP(参见第 6 章,第 89 页),欧洲和北美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改善。但是,包括亚洲大片地区在内的其他地区仍在苦苦挣扎。
图片来源:照片,由 Bobak 通过维基共享资源提供的 2005 年北京在连续两天下雨后和雾霾天的对比照片。
相关文章
1. 空气质量差的城市应该实行免费公共交通吗? - 2014年3月14日
2. 空气污染与预期寿命显著降低有关 - 201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