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济学人》:在北京待一天仍然不等于吸 40 根烟

看来,哪里都逃不过“假新闻”的魔爪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群!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在《经济学人》最近一篇社论中,气候变化减缓的未来是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背景的。社论的语气从危言耸听转为谨慎乐观,结论是,尽管选举结果如此,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仍然可以取得,部分原因是当地的空气污染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因素。

事实上,《经济学人》大胆宣称,在印度和中国等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的地方,情况可能如此糟糕,以至于北京当地的空气污染相当于每天吸 40 根烟。问题是?这不是真的(无疑是很糟糕,但实际上可能相当于只有 1/6 根烟,但即使那样也难以确定),更糟糕的是,这个说法早在一年之前就被揭穿了(2015 年《经济学人》的文章在此;其他网站对该说法的揭穿在此)。

比北京“吸 40 根烟的一天”要清晰得多。图片来源:科比斯 (Corbis)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发现和塑造我们世界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美国“假新闻选举”之后,假新闻的表现优于真实新闻,我们都应该付出不太费力的努力,在第一次点击之后更进一步。Facebook 并不是唯一传播谎言的平台,即使是像《经济学人》这样受人尊敬的杂志,也未能免于重复谎言,正如之前这里所讨论的那样。

这里显而易见的补救方法是给编辑写信(我已经写了,您也应该写),但鉴于这是一个重复的错误,这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一个后真相和变暖的世界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识别假新闻,请查看这里。其次,总的来说,我们在阅读和传播新闻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加谨慎。如果不是这样,事实将不再重要,只有当我们重新重视事实,它们才会开始重要。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能会回到那些关于登月阴谋的娱乐之中。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