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今年夏天,美国汽油价格稳定在 3.50 美元到 4.00 美元 区间,我们都感受到了压力。现在,普通美国人将他们收入的 9% 用于汽油——密西西比州居民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 14%。但是,尽管汽油价格 居高不下,但对于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SPR) 中释放石油存在显著的反对意见,理由是市场上已经有 足够的石油,并且权衡的代价 太高。显然,奥巴马政府并不同意。
下个月,将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SPR) 向上个月在线拍卖的 最高出价者 交付 3000 万桶石油。奥巴马总统表示,其他工业化国家也将 配合 采取行动,通过国际努力 降低高企的原油价格,并抵消利比亚动荡造成的 产量损失,这将有望帮助重振全球 停滞的经济 并降低加油站的价格。
在一篇由共和党 参议员约翰·巴拉索 撰写的 措辞严厉的文章(由 福克斯新闻 发表)中,这位参议员宣称,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石油表明政府方面 缺乏理解,不了解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以及此次释放对国家“能源困境”的影响。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存在。
纵观这些数字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技术限制,参议员巴拉索可能有些道理。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SPR) 是能源部维护的原油供应,旨在避免 紧急情况 下威胁国家石油供应的经济停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由沿着墨西哥湾沿岸的 62 个地下洞穴(位于盐矿层内)组成,目前拥有超过 7 亿桶 石油。
每个独立的洞穴可容纳 600 万至 3500 万桶石油,平均每个洞穴可容纳约 1000 万桶石油,相当于 5 艘普通油轮1。由于这些洞穴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温差,储存在其中的石油不断循环(这要归功于 热对流),这有助于保持石油的质量并延长其储存时间。
为了从这些储存地点提取石油,需要将大量淡水泵入洞穴。石油浮到水面,然后被泵出并通过管道、轮船或驳船运输到附近的炼油厂。
这些洞穴的成分(盐)加上提取方法(水)意味着每个洞穴在结构完整性受损之前只能承受 4-6 次石油释放(“抽取”)。此时,必须建造新的洞穴以维持储存能力,每个桶的石油储存能力成本约为 3.35 美元。
如果不更换这些洞穴,可能会发生损失(储存能力和石油方面)以及相关的负面环境后果。今年早些时候,在战略石油储备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附近的 Bayou Choctaw Cavern 20 洞穴中 出现 了这些潜在问题。在这里,一个装满石油的洞穴,其原油与洞穴边缘之间只有 60 英尺 的盐壁(联邦要求规定至少 300 英尺 的屏障)。据政府地质学家和能源部长朱棣文称,这些薄壁已使该洞穴的储存能力降低了 50%,并增加了因泄漏穿过洞穴壁而损失石油的风险。
按照目前每天约 2000 万桶 的消耗速度,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及其 7 亿多桶石油可以在没有节约措施或限制的情况下,满足该国一个多月的燃料需求。
换句话说,总统授权释放 3000 万桶石油,意味着我国紧急石油供应减少 4%,相当于该国 36 小时的石油需求量,成本为 1690 万美元2。
但是,按照每桶超过 100 美元 的销售价格,能源部出售的石油将带来超过 30 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由上个月拍卖的 最高出价者 支付,包括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和摩根大通。在美国 预算困境 中,这当然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不是使用旨在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国家的储备的充分理由。
鉴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每个洞穴可以安全释放和储存石油的次数有限,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从这些储备中提取石油似乎是不明智的。就下个月的释放而言,我们可以借鉴 Fleetwood Mac 的歌词,确保我们“不要停止思考明天”,而是将我们的储备留作真正的紧急情况之用 [1]。
[1] “Don’t Stop” - 由 Christine McVie 创作,并由 Fleetwood Mac 于 1977 年在其专辑 “Rumours” 中发行。
使用的计算方法说明
假设一艘普通油轮可容纳约 200 万桶石油,则平均洞穴容纳的 1000 万桶石油相当于 5 艘油轮。
抽取 3000 万桶石油的成本 = [每桶储存成本] x (1/[每个洞穴的抽取次数]) x [释放的总桶数] = [每桶 3.37 美元] x [1/6] x [3000 万桶] = 1690 万美元
图片来源
密西西比州雪佛龙加油站标志照片 © 版权所有 shockingbird 并根据此 重用 许可下的 Creative Commons 许可 获得许可
技术人员检查 SPR 原油输送管道。照片由美国能源部提供
美国 SPR 站点。照片由美国能源部提供。
油轮与战略石油储备盐穴容量的图形,由作者(Melissa C. Lott)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