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文章:2013 年最重大的(被忽视的)环境新闻

北京的公告说明了我们如何看待全球交通系统未来的缺点 作者:塔利·特里格 2013 年 11 月 7 日,北京市政府宣布了对不久的将来汽车所有权的全面改革 [1],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市乃至全国交通系统的未来前景。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北京的公告说明了我们如何看待全球交通系统未来的缺点

作者:塔利·特里格

2013 年 11 月 7 日,北京市政府宣布了对不久的将来汽车所有权的全面改革 [1],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市乃至全国交通系统的未来前景。这一公告可以说是 2013 年最重大的环境新闻事件。但是,它几乎没有被大多数新闻来源报道,甚至根本没有报道。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那么,这个重磅新闻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北京市出台了一项法律,该法律将

  1. 从 2014 年开始,将新车注册上限至少削减 37.5%

  2. 允许道路上的汽车不超过 600 万辆(注意:今天北京道路上有 540 万辆汽车)

  3. 强制要求 40% 的新车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节能混合动力汽车

北京的公告意义重大,因为几乎没有人将这种潜在的行动纳入他们对未来北京交通系统(当然,除了负责这项法律的中国政府机构之外)的建模中。

这项法律的影响是——总而言之——巨大的。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大型国际组织和许多私营组织都在试图掌握世界交通系统未来的前景,他们的预测可能存在偏差。

偏差。偏差。偏差很大。

这种差距的存在是由于与全球交通系统相关的两个主要问题:当地空气污染和人口增长。

让我们先退一步,首先讨论北京的公告可能对未来交通系统预测意味着什么,使用一个思想实验

让我们假设在中国任何城市,汽车拥有率都不会超过北京规定的限制在汽车拥有率饱和度方面(人均汽车数量)。这或许是合理的,考虑到北京在爆炸式汽车拥有率方面抢先一步,以及北京是政府首都,如果有人要对自己宽容,那也应该是北京。

问题——这项新限制与中国预测的基线汽车拥有率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 2050 年?

答案——相当于西班牙 2011 年的 CO2 排放量,西班牙是世界第 13 大经济体。

这意味着,如果您将北京的规定(以及人均汽车拥有量的同等上限)推广到全国,您将减少约 270 兆吨 (Mt) 的 CO2 排放量

仅在 2050 年就比我们原先认为的要减少这么多。

这种差异说明了全球建模工作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被用来概述全球政策行动。

现在让我们回到与全球交通系统分析相关的两个主要问题:当地空气污染和人口增长,结合本次讨论的背景。

关于第一个问题——许多国家已经在其城市中遭受严重的当地空气污染。现在北京正在采取措施关闭工厂、限制汽车和提高能源效率 [2],其他城市和国家还能容忍空气污染多久?

我的常识性预测是——不会太久。

通过市场分析来看待能源领域的状况往往会模糊能源生产和消费运行的人文和物理背景。更好的框架是应用常识过滤器,通过考虑实地情况来更好地预测事态发展方向。

现在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人口增长。发达国家中的许多人对于他们的人口预计在一段时间内会略微下降到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并不感到惊讶。这种情况几乎发生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目前美国的例外是由于移民的持续涌入),对于任何系统来说,这似乎都是一种自然的自我调整方式。

我对发展中国家的常识性预测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大多数国际预测在看待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十年直到 2050 年的发展方式上是错误的。相反,我认为——如果您考虑到常识——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设想和预测一种更可能出现的情景。该预测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仅等同于增长,而且还等同于实际发展,即更好的生活。

今天,中国、尼日利亚和印度已经在与物理约束作斗争,这些约束无视对未来几十年的所有预测和预言。这三个国家现在正遭受污染和拥堵之苦,以至于各自的政府和人民已经意识到,可持续的未来并不等同于任何绿色和模糊不清的东西,而是他们社会的延续。[3]

联合国认为尼日利亚将在 2050 年成为人口第三多的国家,[4],大多数人认为印度和中国的汽车拥有率将接近欧洲水平。但是,那些在 2013 年去过这三个国家的人意识到,情况已经非常严峻,即使这些国家想要并理应获得推动汽车拥有率增长的大部分未来经济增长,这些拥有率也不太可能实现。[5]

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事实,停止建造政府大楼 [6],并在 2010 年一次性关闭了 2000 多家工厂,以努力改善污染和能源强度。[7] 其三大城市已经实施了拥堵控制措施,包括上海的车牌拍卖、北京的汽车摇号和广州的车牌控制。

换句话说,中国的未来看起来不像预测者认为的那样黯淡和不祥;它将会改善,而不是偶然。相反,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当地物理约束将导致受限的增长水平,这种增长水平在“可持续”一词的真正含义上是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

北京削减道路上允许的汽车数量反映了当地的现实,但其影响是深远的。随着其他新兴国家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它们有很大的机会确保这种发展是持久和可行的,那些试图预测 CO2 排放趋势的人最好将这些发展考虑在内。否则,2013 年最重大的(被忽视的)环境新闻将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宝贵教训。

关于作者

塔利·特里格是一位国际能源和交通分析师,其专业领域是交通问题和技术,重点是智能增长政策、快速公交系统 (BRT) 和电动汽车 (EV)。可以在 Twitter 上找到特里格先生 @talitrigg。他应“Plugged In”的梅丽莎·C·洛特之邀撰写了这篇客座文章。

图片来源:照片:北京交通拥堵,由 Kallgan 拍摄,并根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找到。

参考文献

[1] “北京将削减 37.5% 的新车注册配额” 2013 年 11 月 7 日

[2] “北京采取措施应对污染问题恶化”《纽约时报》。2013 年 1 月 30 日

[3] “德里危险的空气污染问题”《华尔街日报》。2013 年 11 月 3 日

[4] “尼日利亚预计到 2050 年人口将超过美国”《卫报》。2013 年 6 月 13 日

[5] Dargay 等人 “汽车拥有量与收入增长:1960-2030” 2007 年 1 月

[6] “中国叫停新建政府大楼”中国经济评论。2013 年 7 月 24 日

[7] “为打击能源消耗,中国将关闭 2000 家工厂”《纽约时报》2010 年 8 月 9 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