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空气污染在中国每天导致约4000人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正在采取重要措施来净化空气的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已承诺支持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发表在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上的一项新研究估计了这两项努力如何有效地协同工作以解决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部分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是由其能源和工业部门产生的,而这些部门以煤炭使用为主。然而,随着私家车拥有量和货运量的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的污染也随之增加。
反过来,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着眼于碳(CO2)排放定价和实施中国现有的车辆排放标准的组合。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纳图奥·岸本(Paul Natsuo Kishimoto)说,他是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包括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重大报道的未来。
“在任何省份,交通运输最多产生中国空气污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改进新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技术,并更换旧的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将大大减少交通运输部门在该问题中所占的份额——但对该国其他地区的空气污染排放没有影响。另一方面,气候政策不仅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份额,还会影响其他一切。一项全经济范围的碳价格将有助于减少全国的碳排放,尤其是在非交通运输部门,那里的减排成本要低得多。这两种方法都是必要且互补的。”
利用能源经济模型,岸本的团队发现,车辆排放标准和全经济范围的碳价格相结合可以协同工作,形成“支持中国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减缓目标的高效协调政策方案”。
换句话说,中国的气候政策和车辆排放标准相结合,可能会形成强有力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