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大多数章鱼在繁殖方面采取百万分之一几率的策略。它们产下数千个——如果不是数万或数十万个——微小的卵。从这些卵中孵化出微小的原始章鱼,它们与其他浮游生物和幼体一起漂流,任凭洋流摆布,并成为任何比它们更大更饥饿的生物的猎物(甚至包括它们的兄弟姐妹)。
这些庞大后代中的大多数注定早夭。但是,如果每组平均有一只雄性和一只雌性存活足够长的时间,成熟为完全成年的个体并交配,那么种群就可以保持稳定。
然而,一些章鱼物种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产生有成效的后代。它们可能不会产下无数的卵,而只会产下几十个。然而,这些卵要大得多。从这些卵壳中孵化出来的不是无助的短臂幼体,而是完全成型、完全可移动的幼年章鱼。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采用这种策略的一个物种是深海Bathypolypus arcticus,有时被称为勺臂章鱼(这要归功于其手臂卷曲的尖端)。这种章鱼物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北部。它们喜欢海底生活,在水面以下 200 至 600 米处,它们可以活三到六年(在章鱼中几乎是创纪录的高龄)。但这些绝不是深海怪物——成年章鱼的平均体重仅为 45 克。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一个研究团队收集了这些章鱼的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章鱼被保存在类似于其深海栖息地的条件下——在寒冷的 7 摄氏度下——章鱼交配、产卵并孵化出幼崽。
雄性似乎只贡献几个大的精包(称为精荚)。雌性则孵育它们的大卵一年多。当幼崽出现时,它们的体重约为 0.2 至 0.3 克——远小于成年章鱼,但比大多数其他物种的幼体大得多。
这个物种的(相对较大)后代跳过了危险的漂流浮游阶段。一旦孵化出来,它们就可以开始在海底过上相对成熟的生活。事实上,研究人员已经拍摄到这些新孵化的幼崽真正从卵壳中走出来的视频。
视频由 Wood, J.B.、E. Kenchington 和 R.K. O'Dor 提供。Malacologia, 39(1-2): 11-19
插图由Ivan Phillipse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