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性谋杀罪的阿曼达·诺克斯会受益于 CSI 效应吗?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阿曼达·诺克斯的奇怪案件可能会出现转机。这位 23 岁的美国女性于 2009 年被判在意大利杀害了她的室友,并被判处 26 年监禁。独立法医专家于周三发布了一份报告,对用于判决诺克斯和她的前男友拉斐尔·索莱西托有罪的关键法医证据提出了质疑。

 

如果您忘记了这个轰动一时的审判,两人被指控在 2007 年杀害了英国交换生梅雷迪思·克尔彻。根据意大利检察官的说法,在性游戏中失控导致了这场悲剧。案件的关键是一把在索莱西托厨房抽屉里发现的刀,检察官称刀片上有受害者的血迹,刀柄上有诺克斯的 DNA。据称,在卧室地板上发现的克尔彻的胸罩搭扣上有索莱西托的 DNA。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发现和塑造我们世界的有影响力故事的未来。


 

这份新的法医报告提交给了诺克斯和索莱西托试图推翻其定罪的上诉法院。报告指出,DNA 检测低于国际标准,处理不当并受到污染。可想而知,辩方声称该报告本身将推翻对诺克斯和索莱西托的指控,而检察官则表示辩方夸大了此事。正如《纽约时报》所说

 

其他指控诺克斯女士和索莱西托先生的人说,DNA 只是他们针对他们建立的案件中的一部分证据,该案件基于各种证词、他们缺乏不在场证明以及检察官所说的其他有损的物证,但这些证据尚未经过审查。在一次审讯中,诺克斯女士承认她在克尔彻女士被谋杀时也在房子里,但她后来撤回了这一承认,称自己是在胁迫下说的。

 

鉴于缺乏明确的动机和除被告以外的目击者,辩方可能拥有一个有力的理由,尤其是在 CSI 效应真实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想法是,由于流行的电视节目(有意大利版本),陪审员要求法医证据,并且重视它胜过其他类型的证据。西弗吉尼亚大学法医学倡议主任、法医人类学家马克斯·M·霍克在他的2006 年 7 月《大众科学》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可能的例子

 

媒体在 2003 年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收集了律师和法官关于陪审员行为似乎发生变化的轶事。2005 年,俄勒冈州地区检察官、全国地区检察官协会副主席乔希·马奎斯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陪审员现在期望我们在几乎每个案件中都进行 DNA 测试。他们期望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并且期望它看起来像电视上的那样。” 事实上,在洛杉矶的一起谋杀案中,陪审员抱怨说一件血迹斑斑的外套没有进行 DNA 检测,即使这些检测是不必要的:被告已经承认自己曾在犯罪现场。法官指出,电视教会了陪审员关于 DNA 检测的知识,但没有教他们何时应该使用这些检测。在特拉华州一项关于陪审团如何处理证据的研究中,一位正在处理复杂 DNA 案件的陪审员抱怨说,这些问题在“CSI”中不会发生。

 

当巴尔的摩陪审团宣告一名男子无罪时,律师将此归咎于 CSI 效应——两名目击者的证词被缺乏物证所推翻。“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看到了陪审员及其期望的巨大变化,”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辩护律师约瑟夫·莱文告诉当地一家报纸。“陪审员在审议时可以向法官提问,他们询问他们认为缺失的证据。他们想知道指纹或 DNA 在哪里。如果没有,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在演员罗伯特·布莱克的加利福尼亚州谋杀案审判中,检察官试图通过确立布莱克的动机和机会来说服陪审团,并提供了证人作证说布莱克要求他们杀害他的妻子。但没有提供枪击残留物或血液飞溅证据,布莱克被判无罪。一位陪审员被引述说,如果检察官“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那就意味着[布莱克]有罪。” 这次失败是检察官在 50 起谋杀案中的第一次失败。

 

尽管律师们认为 CSI 效应正在发挥作用,但其他人对此表示怀疑

 

金伯利亚娜·波德拉斯于 2 月发表了第一项关于 CSI 效应的研究,她是一名律师,也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的媒体法和伦理学助理教授。波德拉斯的结论是,经常观看CSI 的人和没有观看该节目的潜在陪审员,无罪释放的几率和理由都是相同的——她没有看到 CSI 效应。然而,一些参与者表示,缺乏法医检测是一个问题,尽管物证无法解决假设的指控。人们提倡对真实陪审团进行研究,至少有五名研究生(美国三人,英国两人)正在准备论文来研究这种影响。

 

无论法医节目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陪审团的要求和决定,电视无疑正在给公众一种关于法医学如何进行以及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扭曲看法。

 

您可以收听与霍克的科学访谈播客采访(或阅读文字记录)或购买包含该文章的期刊此处

 

图片来源:creacart/iStockphoto

Philip Yam is the managing editor of ScientificAmerican.com,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news content online. He began working at the magazine in 1989, first as a copyeditor and then as a features editor specializing in physics.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Pathological Protein: Mad Cow, Chronic Wasting and Other Prion Diseases.

More by Philip Ya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