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迪” 终究不是人类祖先?新评论引发质疑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基因发现经常强调这样一种观念,即具有相似身体部位的生物体并不总是近亲。 用于飞行的翅膀或用于撕裂食物的尖牙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在这种进化中,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物种面临的问题出现相似的解决方案——无论它们是远亲还是近亲。

理清近亲物种共享特征的起源尤其棘手,尤其是在无法获得 DNA 线索的情况下。 因此,当研究人员在化石记录中发现骨骼相似性时,他们可能会被引导相信物种“比实际更密切相关”,一篇新的评论论文的作者写道。 例如,与其说是表明与现代人类的直接联系,不如说是一些所谓的“人类祖先”的熟悉特征,包括地猿始祖种,可以用趋同进化来解释。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实际上可以将地猿 置于与人类无关的谱系中”,纽约大学人类起源研究中心的特里·哈里森,也是该论文的合著者,在自然杂志的播客中说道(大众科学是自然出版集团的一部分)。

新的评论论文中,乔治华盛顿大学高级人科动物古生物学研究中心的伯纳德·伍德和哈里森指出,440万年前的“阿尔迪”可能在连接人类和黑猩猩的最后共同祖先之前就从古代猿类家谱的主干上分离出来,据认为最后共同祖先生活在 800 万至 400 万年前。

哈里森在播客中谈到地猿时说:“我认为同样有可能,甚至可能更可取的是,它是一种非洲大型猿类群体的祖先形式或早期代表”——“它不一定与人类有独特的联系”。

阿尔迪被纳入人族分支的最可靠证据之一是她的小犬齿。 但研究人员很快指出,包括俄勒冈猿乌拉诺猿在内的其他古代非人族物种也出现了犬齿退化,“据推测是由于饮食行为的平行转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条件”,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出。“因此,这些变化实际上并非人族所独有。”

颅底孔(枕骨大孔)的位置也可能表明阿尔迪是直立行走者,因此可能是真正的人族。 但在观察其他猿类时,“这个特征更广泛地与头部姿势和面部长度的差异有关,而不是唯一地与双足行走有关”,伍德和哈里森指出。 一些已灭绝的灵长类动物,如班博里俄勒冈猿,在人类谱系之外进化,但仍然具有类似人族的特征,作者写道,“这鼓励研究人员对进化关系产生错误的假设。”

伍德和哈里森将此与数十年前短脸、小犬齿的拉玛古猿旁遮普种案例相提并论,后者最初被认为是人族,但后来被证明是雌性西瓦古猿,是猩猩的近亲。

试图理解已灭绝物种之间祖先关系的部分问题源于对人类和大型猿类最后共同祖先样貌的假设,包括我们祖先看起来像现代黑猩猩的经典谬误。 “简单地假设只有人族自最近的共同祖先以来经历了重大的进化变化,这是过于简单化的”,伍德和哈里森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 我们认为是人族行为变化的指标的关键特征,例如小犬齿,也可能在其他截然不同的灵长类谱系中很有用。“仅仅假设这些特征不受趋同进化影响是轻率的”,作者总结道。 他们主张“另一种可能更谨慎”的思路,即通往人类的道路可能不是“阶梯状”的,而是“更枝繁叶茂”的,充满了在人类主干站稳脚跟之前就分支出来并消亡的进化死胡同。 这样的模型也表明,在发现更多证据之前,不应将 地猿始祖种 等发现视为人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蒂姆·怀特是 2009 年阿尔迪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在自然播客中称这篇新文章为“一篇六页的图文评论文章”。 他坚持认为,他的团队的论文中描述的“整个功能复合体”——而不仅仅是单个特征——将阿尔迪与人类联系起来,“排除了大型猿类”。

伍德和哈里森并未否定地猿 作为可能的人类祖先,但他们指出,“这些所谓的人族共有衍征中有多少能够经受住仔细审查还有待观察。” 他们鼓励其他古人类学家“承认他们在生成关于关系假设时数据的潜在缺点”,并接受根据目前的化石证据和分析,我们可能无法确定阿尔迪是否是人族。

“化石没有附带出生证明——它们没有附带对其未来的预测”,自然杂志编辑亨利·吉在播客中说,他编辑了这篇文章。“这取决于我们从化石中得出这些推论。”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头骨图像由 维基共享资源 提供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