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报道:媒体扭曲事实,博客作者主导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2001年,《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文章宣称“女超人神话已被揭穿”,该文章记录了人类大脑“多任务处理”能力的不足如何削弱了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任何程度成功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新的成像技术的普及,大脑作为媒体偶像反复出现——作为一个象征,它似乎既让人困惑,也让人有所启发。

不断涌现的新研究声称要将人性简化为扫描仪图像上的一系列发光斑点,这助长了一种错觉,即一种新的生物决定论已经到来。通常情况下,“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将大脑活动与行为属性(爱、痛苦、攻击性)联系起来——为期刊出版物提供了基础,而这些出版物立即转化为报纸头条。斑点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传达出一种真实性的光环,这往往对急于完成健康或科学报道任务的记者来说过于诱人。与此同时,一个神经科学博客作者社区承担起了纠正其中一些误解的责任。

上周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公共领域的神经科学”——试图通过量化和正式描述来为这一趋势赋予更多的实质内容。研究人员指出:“基于大脑的信息具有修辞力量”。“逻辑上不相关的神经科学信息[大量相关性出现的结果]使论点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可信度。”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该研究是对英国三份严肃报纸和三份小报的内容分析,这些报纸的政治光谱从右翼到左翼,研究发现,从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底,神经科学相关文章的数量总体上稳步攀升,几乎翻了一番,尽管在2007年和2010年有所下降。最引人注目的是将报纸报道分为三大主题。

——大脑作为资本:作为自我的储存库——灵魂的世俗替代品——大脑是一种可以通过药物、食物和训练来优化的资源——尤其,还有育儿:在决定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之前,是否要咨询神经科学文献?在整个2000年代,关于大脑训练方法的永恒主题(几乎没有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占据了新闻文章中无数的线性英寸。“……通过经常做纵横字谜和数独游戏来锻炼大脑,你可以让你的大脑看起来年轻14岁[数数看]。”——《每日邮报》,2005年9月13日。
——大脑作为差异的指标:在这种叙事中,神经科学解释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即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及吸毒者、罪犯、同性恋者和肥胖者以符合普遍刻板印象的方式是特殊的。“成瘾被视为一种精神障碍,众所周知,同性恋者患焦虑症、抑郁症、自残和药物滥用的风险更高。大多数研究表明,这些问题是由多年的歧视和欺凌造成的。但还有另一种有争议的论点——同性恋者天生过着风险更高的生活。赌博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非法药物也会刺激同一个系统。同性恋者是多巴胺瘾君子吗?——《泰晤士报》,2006年12月18日。
——大脑作为生物学证明: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通常是在执行特定任务过程中大脑中亮起来的区域——被认为是确立“在自然秩序中的应有地位”的一种手段。回到超级英雄:“女超人神话已被揭穿。科学家认为,兼顾事业和积极的社交生活简直是在浪费时间。一项研究今天揭示,同时尝试多项任务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很危险。这些发现挑战了女性‘拥有一切’的观念。”——《每日电讯报》,2001年8月6日。

作者的结论是,尽管无法精确确定原始研究和媒体报道如何产生分歧,但他们的分析证实,“研究被断章取义地应用,以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推行伪装巧妙的意识形态论点或支持特定的政策议程。”该研究最后恳请研究人员在发表时站出来阐明他们的工作可能被滥用为“宣扬特定价值观、意识形态或社会分裂的工具”的方式——并确保围绕神经科学的政策辩论保持实质性,并摆脱修辞上的浮夸。

该研究指出了不可否认的神经炒作的趋势。但更大的图景超越了大众媒体中发生的过度简化。对于真正感兴趣的业余大脑爱好者来说,今天存在的信息——更多更好(且免费)的信息——比自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绘制出他令人惊叹的神经元线条图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多。

事实上,对于大脑爱好者来说,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阅读和评论神经科学文献的专家博客作者群体中的佼佼者,类似于一批武装了心理学和生理学博士学位的调查记者。《大众科学》的Scicurious在5月2日撰写了一篇博客,描述了关于高脂肪饮食和抑郁症的研究如何在一般媒体上获得报道,以及本可以做得更好。

这不是为我们自己做广告。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提的人,他们不在《大众科学》的博客作者行列中。Neuroskeptic和Scicurious在同一天登录,发布了一篇关于fMRI研究如何可能给出假阳性结果的出色文章。梳理文献以寻找重要的内容是另一项服务,而这项服务只需每月支付互联网IP提供商的费用即可获得。我在阅读了匿名自由科学作家Neurobonkers的博客后,找到了“公共领域的神经科学”,他在博客中标记了这项研究。在研究生研讨会之外(甚至可能在研讨会内部),这种信息真的很难获得。(另外,神经科学爱好者请注意:大型网站BrainFacts.org——卡弗里研究所、盖茨比慈善基金会和神经科学学会的合资企业——计划于周一早上上线,这是一个关于大脑所有知识的知识库。)

从新闻惯例的角度来看,异议很多:一些神经科学博客作者仍然躲在笔名背后。当然,也可以问,你是否可以信任任何挂着网络招牌的作家的真实性。但是,正如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的那样,同样的质疑也可以大量地指向《每日邮报》或《泰晤士报》。而且,如果你要我投票决定在女超人和大脑游戏方面信任谁的判断,我会在任何一天都选择Scicurious和Neuroskeptic。

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众科学,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众科学'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