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比我们认知的更为普遍

新的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会患上心理障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 это是暂时的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至少认识一个曾与严重的精神疾病作斗争的人。然而,尽管人们对精神疾病并不陌生,但这类发作通常被认为是异常的,甚至是可耻的。

然而,来自我们实验室和世界各地其他实验室的新研究表明,精神疾病非常普遍,以至于几乎每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会至少患上一种可诊断的精神障碍。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接受治疗,他们的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和生活满意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那些似乎从未患上精神障碍的少数人可能会为心理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途径,让研究人员能够探究,要达到异常的、持久的精神健康需要什么。

流行病学家早就知道,在任何特定时间,大约有 20% 到 25% 的人口患有精神疾病,这意味着他们经历的心理困扰严重到足以损害他们在工作、学校或人际关系中的功能。广泛的全国性调查(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到 21 世纪初期进行)表明,更高比例的人口,接近一半的人口,在某个时刻会经历精神疾病。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些调查规模很大,参与者数千人,在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和种族方面具有美国代表性。然而,这些调查也是回顾性的这意味着它们依赖于受访者对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感受和行为的准确回忆。人类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并且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们对其自身的精神健康史的报告非常不一致,这使得这些研究的最终准确性仍有待商榷。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国家调查中联系到的个人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人未能参与研究。其他测试表明,这些“不回应者”往往精神健康状况更差

我们中的一位(谢弗)今年早些时候在《变态心理学杂志》(其名称本身就表明对精神疾病患病率的理解已经过时)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估计疾病负担。谢弗和他的同事没有让人们回忆多年前的事情,而是密切跟踪了一代新西兰人,他们都出生在同一个城镇,从出生到中年。他们每隔几年进行深入的检查,以评估前一年是否发生过任何精神疾病的证据。

他们发现,如果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踪人们,并使用简单、循证的工具定期筛查他们,那么患上可诊断精神疾病的人的比例会跃升至 80% 以上。在该队列中,只有 17% 的研究成员在中年之前没有患上精神障碍(至少是短暂的)。由于谢弗的团队无法确定这些人在评估之间的几年里是否仍然没有精神障碍,因此从未经历过精神疾病的真实比例可能更小。

换句话说,研究表明,您患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患上糖尿病、心脏病或任何类型的癌症的可能性都更大。这些发现已得到来自新西兰、瑞士美国类似队列的数据证实。

如果一个人患上心理障碍,许多人会认为这个人将终生患病。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这根本不是真的。“我们描述为障碍的很大一部分通常是短暂的、不太严重的或自限性的,”新西兰基督城纵向健康与发展研究的精神病流行病学家和主任约翰·霍伍德说。(霍伍德发现,基督城研究的成员中,在中年之前患上可诊断的精神疾病的人接近 85%。)

这可能是一个有用的信息来传播。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杰森·西格尔说,当人们相信朋友或同事的健康问题是暂时的,他们往往会更同情和乐于助人。

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人需要支持。即使是短暂或自限性的障碍也可能对一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破坏。霍伍德说,要被归类为患有精神障碍,“一个人通常必须满足相当严格的症状标准”。“需要有实质性的功能障碍。”

然而,对一些人来说,关于精神疾病发病率的新统计数据听起来很像对“正常”人类经历的过度医疗化。精神健康问题倡导者往往不同意这种观点。“我对这些发现一点也不惊讶,”美国精神健康协会主席保罗·吉翁弗里多说,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倡导团体。他的组织认为精神疾病是常见的,“虽然不总是持久的”。三年前,美国精神健康协会启动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工具,允许个人谨慎地筛查自己是否可能患有心理障碍。从那时起,该工具已被用于超过 150 万次筛查,现在每天使用超过 3,000 次筛查来确定人们是否可能患有可以从治疗中获益的疾病。

通过细致的纵向研究发现的精神疾病的普遍性,对我们在这个国家研究和治疗疾病的方式产生了一些影响。对于吉翁弗里多来说,他曾是一名立法者,亲眼目睹了他的儿子在童年未确诊精神分裂症后最终无家可归并被监禁,“这些新研究的一个含义是,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将从普遍的精神健康筛查中获得巨大的益处。”

尽管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目前建议对所有11 岁以上的人定期进行精神健康筛查,但这种筛查仍然远未普及。“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早期干预对于癌症、糖尿病或心脏病的重要性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说,‘好吧,对于精神疾病,我们不进行筛查或早期干预’?”吉翁弗里多说。“这应该像成人血压筛查一样普遍。把头埋在沙子里,等待灾难不是一个医疗保健计划。”

另一个含义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未患上精神疾病的个体——那些经历我们称之为“持久精神健康”的人——实际上非常了不起。这些人可能是精神健康方面的百岁老人:他们以某种方式设法战胜困难,享受比我们预期的更长时间的良好健康。更密切地研究精神健全的人可能会为我们提供洞察力,了解如何帮助更多人享受像他们一样的生活。

这些非凡的人是谁?在谢弗的新西兰队列中,他的团队发现,那些拥有持久精神健康的人往往有两件事对他们有利:首先,他们几乎没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其次,他们往往具有研究人员所说的“有利”性格。早在五岁时,那些在中年之前没有精神障碍发作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少的负面情绪,与同龄人相处得更好,并且具有更强的自制力。或许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该团队发现,至少在童年时期,这些人并不比同龄人更富有、更聪明或身体更健康。

最终,最新研究最重要的建议是,精神健康问题可能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社会应该开始将精神疾病视为骨折、肾结石或普通感冒——作为生活中正常的磨损。承认这种普遍性可能使我们最终能够投入足够的资源来筛查、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遇到自己的坎坷时,它也可能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善待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