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污染国单方面决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种无处不在的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承认,未来的增长必须与二氧化碳污染限制相平衡。与此同时,一个工业化国家对其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层承担责任。
更棒的是,用于发电或驱动车辆的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变得便宜,并开始大规模部署。世界森林的砍伐和清理速度减缓。即使那些并不特别相信气候变化的农民也开始采取措施,将碳恢复到贫瘠的土壤中,以提高肥力。
这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行动的样子。这正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得以持续。
无论未来几周在秘鲁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这一巡回闹剧会得出什么结果,各国都在自行采取行动来遏制全球变暖。到利马会议结束时,世界应该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国家承诺方面取得进展。
当然,这并非都是好消息。由于福岛核事故后核反应堆的关闭,日本的污染再次上升。加拿大已经背弃了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承诺,并且似乎满足于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让污染上升,或许是因为一个更温暖的北极可能会让它找到更多的焦油砂和其他自然资源(这与似乎支持全球变暖的俄罗斯类似)。而澳大利亚随着碳税的废除,其污染也随之加剧。
数十年的拖延意味着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2 摄氏度以下,或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限制在低于 450 百万分之一的希望可能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事实上,如果世界只能向大气中添加大约 1 万亿吨碳(正如科学家们所建议的那样),那么一半已经被燃烧掉了,剩下的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化为乌有。世界仍然从燃烧化石燃料中获得 80% 的能源。难怪地球工程——通过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出或阻挡阳光来故意操纵地球气候——已经开始被建议作为一项备用计划。
然而,仍然存在希望。根据与美国达成的新协议,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国——中国——将尝试在 2030 年前达到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而不是达到像其边界上的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度。在同一协议下,美国将尝试在 2025 年前将其二氧化碳污染减少多达 28%。欧盟也通过承诺到 2030 年减排 40%,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污染国。
近年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蓬勃发展,水坝的水力发电也是如此。中国正在建设更多的核电站,而不是燃煤电站,并承诺到 2030 年将这种低碳能源在其供应中所占比例提高到 20%。转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天然气正在取代较脏的石油和煤炭,而提高能源效率意味着在不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供暖、制冷、运动和照明。缓慢但稳步地,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开始在发电厂和其他大型污染源上进行尝试。
在各个层面——个人、家庭、城市、州、省,甚至跨国公司——都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种植街道树木到取代印度尼西亚森林砍伐地区的棕榈油。森林砍伐使得印度尼西亚不幸地成为有时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与此同时,巴西已经放缓了亚马逊雨林的砍伐速度。
这些仍然是小步,而且到目前为止,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即在本世纪末之前实现零污染。
但这些是最初的步骤,它们正以加快的速度到来,这表明未来可能摆脱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更多、更快应该成为应对全球变暖行动的新口号。应该就行动的力度和速度进行谈判。在评估利马会议的消息时,请记住,国际进程并未涵盖迄今为止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所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