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低温之后培育温暖: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冈·凯特勒畅谈美国-德国创新合作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十多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沃尔夫冈·凯特勒与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因其导致发现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工作而获得荣誉。他们共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凯特勒在纽约市德国研究与创新中心(GCRI)的开幕式上发表简短演讲时,援引他的成功案例,呼吁学科、大学和国家之间开展更广泛的科学合作。

凯特勒最杰出的工作是在超低温原子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将原子冷却到低至450皮开尔文(绝对零度以上万亿分之一度)。凯特勒周五表示,这“比星际空间还要冷很多很多倍”。凯特勒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的副主任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超冷原子中心的主任。“看到物质被冷却到尽可能低的温度时内部会发生什么,这很令人着迷,”他补充道。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位物理学家设想,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某个时候,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今天已经开始的工作,特别是超低温原子量子模拟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子水平上晶体材料的组成。

“这就是未来,”他说。“这项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他带着一丝讽刺意味地指出,他在该领域的一些最大竞争对手正在德国工作,他计划将来与他们合作。

凯特勒发表演讲是为了帮助推广新的GCRI,该中心加入了在莫斯科、新德里、圣保罗和东京的类似办事处,每个办事处均由德国联邦外交部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设立。纽约GCRI将作为一个游说团体,以促进德国和美国教育机构和行业之间的合作。

德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冈·凯特勒2007年在布朗大学研讨会上的图片,由Kzirkel提供,通过维基共享资源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