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让一让鸭嘴兽,最近发现的一种恐龙可能在最奇异的身体特征组合方面胜过你。两亿年前,一种两英尺长、长有喙的两足动物,身上覆盖着刺毛,在现在南非的一部分地区四处奔跑。
这种恐龙的发现者是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塞雷诺将这种生物命名为非洲小柱齿兽。他在今天的ZooKeys期刊中描述了这一发现,这是他对该新物种恐龙家族——异齿龙科——进行更广泛回顾的一部分。
塞雷诺还详细描述了这种恐龙奇特的牙齿结构。非洲小柱齿兽长有超大的犬齿状尖牙——对于一种植食动物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特征。然而,一种仍然存在的动物可能为它们的用途提供线索。像水鹿(又名吸血鬼鹿)这样的獠牙鹿会用它们的獠牙进行自卫或与其他鹿搏斗。与此同时,喙可能使攫取水果和浆果更容易——很像现代鹦鹉的喙。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芝加哥大学古生物艺术家泰勒·基洛尔不满足于仅仅想象这些小野兽,他还雕刻了一个分层且栩栩如生的异齿龙模型,异齿龙是非洲小柱齿兽的有齿、多鬃毛的近亲。正如您在下面的延时视频中看到的那样,他首先用树脂制作了异齿龙头骨的模型,然后使用塑形粘土和硅橡胶构建肌肉和肉。为了融入恐龙的刺状防御,基洛尔制作了一个泡沫异齿龙,并在其中戳入多层渔线作为鬃毛。玻璃眼睛和丙烯酸涂料完成了这幅图景。
“起初,我不认为这个模型会非常有趣,”基洛尔说。“但是,当一个人将喙、獠牙、脸颊、刺毛和鳞片结合在一起时,它最终变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小野兽!”
基洛尔在制作模型时咨询了塞雷诺以及活体生物(尤其是鸟类和鳄鱼)的解剖结构。他指出,他使用的渔线的宽度与异齿龙科遗骸周围化石上留下的鬃毛印痕宽度相符。
*更正(2012年10月15日):原文将模型描述为非洲小柱齿兽。然而,由于对新物种的了解太少,无法构建模型,因此艺术家雕刻了非洲小柱齿兽的近亲——异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