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为了找到一种方法来观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永远无法看到的东西,三位显微镜专家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斯特凡·W·赫尔、埃里克·贝齐格和威廉·E·莫纳开发了两种不同的技术来提高光学显微镜的功率,使科学家能够观察活细胞内的分子活动,观察DNA的组装过程,以及追踪参与亨廷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蛋白质的活动。
今天上午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该奖项“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而授予德国哥廷根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赫尔;弗吉尼亚州阿什本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詹利亚农场研究园区的研究员贝齐格;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莫纳。
科学家们想出了打破1873年显微镜学家恩斯特·阿贝提出的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的方法,当时他写了一个公式,设定了光学显微镜的下限。他的研究非常有说服力地表明,可见世界的极限约为可见光波长的一半,或约为0.2微米。这种“衍射极限”意味着科学家可以看到细胞的轮廓,但看不到其内部运作。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瑞典隆德大学的化学家斯文·利丁说,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得更小。“但是使用它们意味着你必须杀死细胞,”这使得不可能看到任何活动,他说。新获奖者的工作意味着“可以研究反应的发生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实际发生的。它为化学和生物化学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
1994年,赫尔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种称为受激发射损耗的方法,该方法本质上是将光学显微镜变成手电筒,能够聚焦在细胞的非常小的部分。该方法使用两个光脉冲。第一个脉冲刺激细胞中的荧光分子。第二个“猝灭”脉冲会抵消单个发光点周围所有分子的光。这使得发光区域可以被清晰地看到。2000年,赫尔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对单个细菌进行成像。
贝齐格和莫纳各自独立开发了另一种称为单分子显微镜的技术。其想法是选择性地打开样品中的一些荧光分子,但保持其他分子处于黑暗状态。然后将焦点稍微移动到相邻的分子,并重复。1997年,莫纳展示了他可以专注于仅仅一个分子,即来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使其像带有开关的小灯泡一样发光和熄灭。2006年,贝齐格表明,在一个分子熄灭后,他可以点亮附近的分子,并通过叠加图像,创建细胞一部分的完整图像。
今天上午通过电话联系到赫尔,他说衍射屏障是一个令人生畏的障碍。“但我相信打开和关闭分子可以指明方向。我没有放弃,”他说。诺贝尔委员会的利丁补充说,要突破这样的障碍,“你必须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而且你需要毅力。”
美国化学学会主席、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汤姆·巴顿说,获奖者的工作“使我们能够看到以前看不见的东西——揭开了细菌、病毒、蛋白质和小分子的面纱。”
贝齐格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细胞高分辨率电影,并且您可以在《大众科学》上阅读有关它们的内容(并观看电影),该杂志在2013年描述了这项工作。
莫纳的观察细胞内部的方法在2009年《大众科学》的文章中进行了描述。该杂志在1991年报道了他的分析晶体中单个分子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