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的认知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理解

猫的大部分生命都在人类主人身边度过,但科学家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猫认知的主题以及我们对这些动物思维方式的广泛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更具体地谈论我们对猫与其相处时间最多的动物——我们——之间互动的理解。

对人类线索的敏感性

由于猫已经被驯化并且与人类相处很长时间,我们期望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收到人类的线索。然而,任何养过猫的人都知道,它们并不总是像你希望的那样反应灵敏。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经常尝试与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动物互动的一种方式是指向事物。这可能显示了我们的局限性,而不是我们的动物朋友,因为这是一种特别人类的交流方式。然而,在 2005 年,Miklósi 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猫确实可以跟随人类的手势来寻找食物。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当猫无法解决任务时,是否会向人类寻求帮助。它们没有。

另一项研究旨在观察猫在对某种情况不确定时是否会<0xC2><0xA0>向人类求助。<0xC2><0xA0>这种“社会参照”是我们作为儿童和成人都会做的事情,例如,小丑最初可能看起来很可怕,但如果每个人都很开心,我们可能会很快了解到这不是一种需要害怕的情况(当然总有例外)。为了了解猫是否也会这样做,研究人员将猫暴露在可能有吓人作用的带有彩带的风扇下。猫被带到一个有主人的房间,然后打开风扇。然后,主人被告知表现得<0xC2><0xA0>中立、害怕风扇,或者在风扇周围快乐和放松。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猫(79%)会在风扇和它们的人类主人之间来回看,似乎在衡量主人的反应。当主人看起来害怕时,猫也更有可能远离风扇,并且更有可能与主人互动。很难知道如何解释这一点,但作者认为,猫可能一直在寻求主人的安全感。

其他研究也表明,猫对人类的情绪很敏感,不太可能接近感到悲伤的人,而更有可能接近那些形容自己外向或激动的人。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尚不清楚。

人类声音识别

2013 年,Saito 和 Shinozuka 两位研究人员证明,猫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播放了主人呼唤它们或其他人呼唤它们名字的录音给猫听。猫对主人的呼唤反应最强烈。这种反应主要表现在猫移动耳朵或头部,而不是像狗一样走向声音。

声音交流

小猫大约有 9 种不同的叫声,而成年猫大约有 16 种不同的叫声。有趣的是,家猫和野猫的叫声也彼此不同,这意味着它们与人类的关系<0xC2><0xA0>影响了猫“说话”的方式。也许猫最著名的<0xC2><0xA0>叫声之一是它们的咕噜声。猫不仅仅在被人类抚摸时发出咕噜声,它们在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小猫互动时也会发出咕噜声。更重要的是,猫会改变它们的咕噜声来改变叫声的含义。例如,当向主人要食物时,猫的咕噜声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紧急”和“不愉快”(McComb 等人,2009 年)。当要食物时,通常也会在较低音调的咕噜声中嵌入高频的喵叫声。然而,这种乞食食物的叫声是否是猫与人类关系特有的,或者它们是否在其他情况下使用它,目前尚不清楚。

对主人的依恋

2007 年,Edwards 等人进行了名为“艾恩斯沃思陌生情境测验”的非常规测试,以测试猫是否比随机人类更依恋它们的主人。在这项测试中,猫基本上被放置在一个房间里,体验独自一人、与人类主人在一起以及与陌生人在一起。研究人员发现,猫花更多的时间互相梳理毛发(头顶蹭)主人,而不是陌生人。它们也只跟随主人和与主人玩耍,而从不与陌生人玩耍。与陌生人相比,当主人在房间里时,猫通常更喜欢探索并且移动更多。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陌生人在一起,猫通常都花更多的时间保持警觉并坐在门口。与与人类在一起(无论是主人还是陌生人)相比,它们在独自一人时叫声最多。因此,猫似乎确实对它们的主人有依恋,并且这种依恋比对随机人类更强烈,这或许让人感到有些安慰。

猫似乎也会经历分离焦虑,这也表明它们对主人感到依恋。当与人类主人分离时,猫更有可能表现出压力行为,例如在不适当的位置排尿和排便、过度叫唤、破坏性和过度梳理毛发。

虽然现有的关于猫认知的研究帮助阐明了我们难以捉摸的室友的一些能力,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猫行为仍未得到充分研究,这意味着我们仍然不了解猫行为的许多方面。更好地了解猫的行为以及我们对它的影响将有助于改善人猫互动、猫的福利,从而减少被送到收容所和实施安乐死的猫的数量。

主要参考文献

Shreve, K. R. V., & Udell, M. A. (2015). What’s inside your cat’s head? A review of cat (Felis silvestris catus) cognition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nimal cognition, 18, 1195-1206.

其他参考文献

Edwards, C., Heiblum, M., Tejeda, A., & Galindo, F. (2007).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ttachment behaviors in owned cats.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2, 119-125.

McComb K, Taylor AM, Wilson C, Charlton BD (2009) The cry embedded within the purr. Current Biology 19, R507–R508.

Miklósi, Á., Pongrácz, P., Lakatos, G., Topál, J., & Csányi, V. (20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visual communicative signals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dogs (Canis familiaris) and humans and cats (Felis catus) and human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9, 179.

Saito, A., & Shinozuka, K. (2013).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imal cognition, 16, 685-69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