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什么?目光追踪是人类独有的吗?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里面坐着三个人,他们都面向你。他们的脸朝向你,但他们的眼睛都朝向房间的左侧。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里面坐着三个人,他们都面向你。他们的脸朝向你,但他们的眼睛都朝向房间的左侧。你可能会跟随他们的目光,看向他们正在看的地方(如果你没有因为这些奇怪的人而感到不安,以至于不敢把目光从他们身上移开)。

 

作为一种社会性物种,我们特别容易受到社会线索的影响,比如跟随他人的目光。然而,我们并不是唯一会跟随同类目光的动物:大型猿类、猴子、狐猴、狗、山羊、鸟类甚至乌龟也会互相跟随目光。然而,我们并非都以相同的程度跟随目光。一种猕猴(短尾猕猴)跟随目光的程度比其他猕猴物种要高得多,倭黑猩猩比黑猩猩做得更多,而人类儿童跟随目光的程度比其他大型猿类要高得多。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你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物种在理解其他动物正在看什么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盯着某个点,并且他们和这个点之间有障碍物,那么障碍物是实心的还是透明的会影响我们跟随他们目光的程度。这是因为我们会设想自己处于他们的身体位置,以及他们可能看到的东西。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也能做到这一点,但猩猩不能。和我们一样,大型猿类和旧世界猴子也会跟随目光,但如果没有看到该个体正在看的东西,他们会回头看着那个凝视的个体(“你疯了吗?还是我只是没看到你看到的东西?”)。卷尾猴和蜘蛛猴似乎不会这样做。

因此,即使很多动物都能够跟随其他个体的目光,但这种行为的程度和灵活性也存在很大差异。最近的一项研究旨在了解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和人类是否更可能跟随自己物种的目光,而不是其他物种的目光。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同物种动物或不同物种动物(“模型”)看向特定方向的视频。然后,科学家观察观看视频的动物是否看向与模型相同的方向。为了更容易看到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目光落点,研究人员希望它们的头部保持在特定位置(面向正前方)。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给动物们一根吸管,它们可以通过吸吸管来获得葡萄汁。他们给这些动物拍摄了视频,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跟踪个体眼睛移动的方向。

上图:a) 研究的参与者,吮吸葡萄汁以保持头部静止。b) 研究的模型,参与者在视频中观看的模型

所有四种灵长类动物(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和人类)在视频中的模型与它们自身属于同一物种时,都会跟随模型的目光。这并不奇怪,因为所有这些物种都知道会跟随目光。

然而,虽然成年人类、猩猩和倭黑猩猩都会跟随自己物种和不同物种的目光,但人类婴儿和黑猩猩只会跟随自己物种的目光。这可能是为什么?嗯,人类婴儿和黑猩猩对展示给他们的视频特别不专心。因此,他们没有跟随视频演示者的目光,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而仅仅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样做的动力。鉴于这种较低水平的动力,只有在视频上看到他们自己的物种这种更突出的刺激,才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图片来源

人的目光: Llima Orosa

短尾猕猴: Thomas Quine

实验照片来自 Kano & Call 2014

 

参考文献

Kano, F., & Call, J. (2014). Cross-species variation in gaze following and conspecific preference among great apes, human infants and adults. Animal Behaviour, 91, 136-149.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