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音乐能够引发恐惧和泪水,也能激发舞蹈。即使是人类基本的语言本身也带有情感导向:长而拖沓的声音与短促的声音的音乐模式可以区分安抚和激发儿童的情绪。那么,作曲家是否有可能通过精心挑选的音符来操纵观众的情绪呢?
这就是华盛顿特区国家交响乐团的作曲家兼大提琴家戴维·泰伊提出的问题。他没想到这个问题会引导他创作出刺耳的猴子音乐,并打开了通往动物交流和人类语言进化根源的新大门。
泰伊知道从人类受试者那里寻求答案是行不通的——孩子们很早就形成了对音乐的情感联系,这导致他们一生中都带有偏见的回应。他需要一个不一定听音乐,但仍有丰富发声的物种。显而易见的选择是:猴子。
但那里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猴子不仅不听我们的音乐,似乎还讨厌它。事实上,之前的研究发现,南美猴子棉顶狨更喜欢安静,而不是德国的电子流行音乐和莫扎特。
猴子仍然有可能喜欢音乐,但也许只是与人类的品味不同。因此,这位音乐家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查尔斯·斯诺登合作,创作了一些猴子音乐,并观察狨猴的反应。
“我们想要一些不仅仅是它们叫声的东西,”斯诺登说,他与泰伊合著了一篇发表在《生物学快报》上的论文,讨论了这个话题。正如人类已经形成了对我们一生中听到的音乐或其他声音的偏好一样,猴子也对它们自己物种的叫声产生了自动反应。泰伊和斯诺登还想要“在时长和复杂性方面与人类音乐相匹配的东西”,以开始解决泰伊最初的问题。
在一些外部音乐家的帮助下,他们确定了情绪猴子叫声的音高、音调和节奏(从恐惧到舒缓),并利用这些来创作 30 秒的摇滚乐和古典音乐选段,由泰伊的声音和大提琴演奏。“在我听来,[结果音乐] 烦躁到极点——就像指甲刮黑板,”斯诺登在电话里播放一段新的古典音乐选段后抱怨道。的确,听起来有点像纽约市地铁车在高音尖叫,在磨损的刹车上挣扎着停下来。
但是棉顶狨却不这么认为。在听到由亲和力启发的音乐后五分钟内,14只招募的猴子表现出平静的行为,包括减少活动和增加进食。另一方面,基于恐惧的音乐加剧了猴子的活动和其他焦虑症状,例如排尿。
与金属乐队每分钟 200 个音符相比,这些焦虑的狨猴音乐每分钟大约有 500 个音符。*“这对金属乐队来说有点勉强,但我无法跟上猴子音乐的速度,”斯诺登说。(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工具乐队的“The Grudge”和金属乐队的“Of Wolf and Man”实际上在猴子身上引发了与它们自己的平静古典音乐选段类似的反应。在实验中播放给它们听的人类音乐中,这些是唯一让猴子表现出丝毫反应的曲子。)
“如果我们想尝试影响另一个物种的情绪状态,我们需要考虑什么对该物种是合适的,”斯诺登建议道。他强调了经常为猴子群落播放收音机的频率。“如果我被能让它们平静下来的尖锐高音噪音所激怒,那么我们的音乐对猴子有什么影响呢?”
另请参阅我们关于这项研究的播客。
棉顶狨的照片由布莱斯·里希特拍摄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今天关于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注(2009 年 9 月 2 日):此句子在发布后进行了更改,将“每秒音符”更正为“每分钟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