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经过四年的辩论,来自25个机构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就一个良好但并非卓越的标准植物DNA条形码达成一致。
这种隐喻性的条形码——对每个物种来说都是独特的DNA短序列——可能为手持植物“扫描仪”铺平道路,该扫描仪可用于快速识别从非法伐木作业中拦截的物种,或在紧急情况下识别潜在的有毒植物。它还将使识别和研究新物种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研究动物的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线粒体基因CO1构建包含60,000个物种的DNA文库。 但由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让植物学家就单一标准达成一致一直具有挑战性。 在达成共识之前,许多研究小组已经使用他们偏好的基因或基因组合开展了大规模项目。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Kenneth Cameron在2008年告诉Nature杂志,“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其中涉及很多政治和个性因素。”
但是本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Cameron和生命条形码植物工作组联盟的其他成员建议使用rbcL和matK两个基因作为最“务实”的选择。 基因matK单独使用先前已在某项研究中被证明可以对90%的植物物种进行分类,但它在每个植物类群中都不能很好地工作,因此科学家们添加了第二个基因,该基因更像是一个万事通。
在测试运行中,科学家们表示,标准条形码只能区分植物世界中72%的物种,其余物种被正确分配到密切相关的物种组。
作者写道:“毫无疑问,植物DNA条形码中使用的方法在未来将会得到改进,但植物条形码的关键基础步骤是就一套标准的[基因]达成一致,以实现大规模测序和全球植物条形码基础设施的开发。”
条形码图片由Carsten Brix通过Flick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