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上,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又到了恒星年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回顾一下地球围绕太阳的最后一次公转期间发生的事情。以下是天体生物学的一些精选内容
火星甲烷(再次):2018年6月,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任务的新结果报告显示,大气甲烷存在季节性峰值(似乎确实发生),并且在沉积岩中发现了“坚硬的”有机分子,表明地表附近潜伏着更复杂的碳物质。
巴纳德星至少拥有一颗行星:2018年11月,有消息称可能探测到一颗寒冷的超级地球行星围绕巴纳德星运行——这颗低质量恒星一直是系外行星猜测的宠儿,部分原因是它距离我们仅1.8秒差距,并且是一颗单星(而不是像半人马座α/比邻星那样是多星系统的一部分)。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可以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系外卫星?:2018年10月,对凌星数据中系外卫星迹象的搜索得出了最新结果,这次来自哈勃望远镜对一颗开普勒发现的围绕恒星开普勒-1625的候选星的观测。令人兴奋的事情,以及在数据分析和评估方面的英勇努力。该候选星对模型提出了挑战——它将是一颗海王星大小的卫星,围绕一颗木星级气态巨行星运行。
比邻星b宜居?:2018年9月,一系列详细的气候模拟表明,如果我们最近的已知系外行星拥有大量的水,那么即使它被潮汐锁定在其母星上,其大部分表面也确实可能是温和的。我们尚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是否拥有,或者能够保持水。
深层生物圈变得更大:深层碳观测站项目为期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的地下生命代表着地球上迄今为止最大的生物量(以及可能的遗传多样性)。以微生物生命为主的地下潜伏着相当于所有人质量300到400倍的生物量——高达230亿公吨的生物碳。
“奥陌陌”之谜仍在继续:尽管于2017年末被发现,但这颗以双曲线轨道运行的星际闯入者继续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特别是,2018年6月一份关于这个物体在返回星际空间时出现小而异常的加速的报告,引发了人们的疯狂猜测——甚至包括玩弄“奥陌陌”部署了光帆的想法。
通往地球月球的新路径?:2018年2月,出现了一个关于我们月球形成过程的有趣的新理论——试图更好地解释其相对于地球的组成(提示:它们非常相似)。这个想法涉及一个“合星体”——一个当原始地球与另一个行星大小的物体碰撞时形成的汽化和熔融矿物质云。在这个图景中,月球实际上是在地球从冷却、重新凝结的物质中完全组装之前从合星体中凝结出来的。
搜寻地外文明(SETI)和技术信号:在2018年,寻找宇宙中技术生命的证据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美国宇航局(在长期中断之后)也支持了一个关于这些研究的研讨会。关于搜寻地外文明(SETI)最出色的科学工作之一是这篇关于宇宙干草堆方程的论文——它告诉我们,与我们银河系代表的广阔海洋相比,我们实际上只有效地搜索了相当于一个热水浴缸大小的参数空间。是时候做更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