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视角下的宜居行星

有很多方法可以绘制世界地图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拥有稀薄大气层的岩石世界将其崎岖不平、粗糙的表面暴露在宇宙中。深远的历史以及现状都清晰地书写在这些表面上。地球物理过程与大气、小行星和生物圈的风化作用相结合,塑造和改变着行星的外壳。

尽管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但我们仍然面临着看清它本来面目的挑战。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的哥白尼计划(Copernicus Programme)是我们应对这一挑战的方式之一。哥白尼计划与许多其他地球观测卫星一起,正在将一系列哨兵任务(Sentinel missions)送入轨道,以便提供有史以来最全面的地球行星属性和健康状况视图。

几颗哨兵卫星已经发射升空,还有更多卫星正在路上。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目前在轨卫星之一是Sentinel 1-B,这是一个雷达成像任务。该航天器于2016年末发射升空,携带一个12米长的合成孔径雷达,在微波频谱部分(5.405 GHz)工作,能够扫描地球表面至约5米的尺度。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研究海冰、石油泄漏、海洋风、海浪和洋流、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形变和其他特征,以及应对洪水和地震等紧急情况。而且我们可以全天候、在云雨天气中进行这项工作。

通过结合雷达数据的多次扫描,该任务可以探测到毫米级的变化和土地移动。反射微波的性质也可以进行校准,以区分陆地、水、植被,甚至人类建筑物。在本文图片中(上图和下图),我们正在俯瞰菲律宾吕宋岛上的马荣火山(Mount Mayon)。鲜艳的绿色代表森林,连续的深蓝色代表海洋,蓝色斑块代表耕地,粉红色代表城镇,甚至包括活跃的熔岩(在特写镜头中显示,位于火山锥的下半部分)。

这是一幅岩石质宜居行星的纹理非常丰富的图片,捕捉到了地球物理和生命消长过程中的短暂瞬间。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