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黄昏龙与马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并不是像“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一样有意令人费解的谜语。这是一个关于刚刚进入古生物学聚光灯下的一种不寻常恐龙的解剖结构和习性的真实问题。
由古生物学家马克斯·兰格和十位同事描述,黄昏龙的骨骼是从巴西南部卡尤阿群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在这里发现恐龙本身就值得注意。迄今为止,从这个时间段已知的脊椎动物是蜥蜴、海龟和翼龙。但黄昏龙即使在其奇怪的恐龙家族中也是特别的。
在多分支的恐龙树中,黄昏龙是一种诺亚龙。这些恐龙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该类群是角龙类的一个子集,角龙类是因角鼻龙和食肉牛龙等而闻名的长有角的兽脚亚目恐龙。但诺亚龙是非常不同的动物。它们通常相对较小且细长,头部骨骼结构奇特。有些,比如马氏龙,有向前指的牙齿,被认为适合捕捉鱼类。另一方面,利穆龙幼年时有牙齿,但在成年时全部失去了牙齿,这可能表明这种恐龙在主要为肉食性的家族中是食草动物。现在,黄昏龙为怪异的解剖结构增添了一份色彩。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兰格和合著者根据椎骨、肢骨、头骨碎片和其他部分,估计黄昏龙在生时大约三英尺长。而且它可能实际上是靠每只脚的一个脚趾来支撑它的重量。
恐龙的足部比例提供了显著的细节。像大多数其他兽脚亚目恐龙一样,黄昏龙每只脚上有三个向前延伸的脚趾。但第二和第四跖骨的骨干(脚趾前的脚骨)被压缩。它们让人想起现代马匹位于中央第三脚趾两侧的退化掌骨。不仅如此,兰格及其同事写道,第二和第三脚趾的爪子也以类似的方式被压缩。研究人员认为,当这种恐龙行走时,它主要是将重量放在中央的第三个脚趾上。
但是为什么黄昏龙会进化出这样的脚呢?也许当地的栖息地与此有关。卡尤阿群被认为是类似沙漠的沙质地带,我们知道一些现代沙漠居民,比如鸵鸟和被称为跳鼠的啮齿动物,也有类似的退化脚趾,并且通过在中央脚趾上保持平衡来移动。黄昏龙的脚是否可能是与速度或不寻常的运动形式相关的适应性进化?兰格和同事指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而且其他两个脚趾不应被完全排除与恐龙的运动无关,但显然黄昏龙的做法与大多数其他兽脚亚目恐龙不同。
另一种形式的化石证据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在发现黄昏龙的地方附近,以及南美其他可以追溯到侏罗纪的地层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恐龙的足迹,这些恐龙似乎是在功能上用单个中央脚趾行走的。对这些痕迹的解释需要谨慎。专家们必须不断地问自己,他们看到的是压在沉积物中的足迹,还是剥去了一些原始细节的下层足迹。但如果这些足迹如它们所呈现的那样,那么这要么表明一个奇怪的诺亚龙的悠久谱系,要么是反复出现的使用单个脚趾保持平衡行走的兽脚亚目恐龙的进化。现在,寻找答案的竞赛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