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如今,大多数文章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无论是只有两位作者合作还是成千上万的作者(例如CERN)。随着科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署名不再等同于实际写作,而是一种以某种方式为团队努力做出贡献的方式。大规模的署名,或“超级署名”(Cronin,2001)在高能物理学和生物医学的某些子领域中非常普遍。
团队署名的影响
2007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Wuchty等人)分析了来自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1990万篇研究论文以及210万项专利记录。高被引用的作品被认为是“在给定的领域和年份中被引用的次数多于平均值”。我对这个定义有点问题,因为它对在平均值为3的领域中被引用8次的作品和在同一领域中被引用50次的作品给予了相同的权重。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他们定义了不同时期和领域中相对团队影响(RTI)的衡量标准。RTI是“团队合著作品收到的平均引用次数除以单独作者作品收到的平均引用次数。”在所有时期和所有大型研究领域中,RTI都大于1,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团队文章的引用次数从1955年平均为单作者文章的1.7倍增加到2000年的2.1倍。
为了确保团队的优势并非来自自我引用,他们再次进行了分析,没有包括自我引用。删除自我引用使RTI降低了5%-10%(取决于领域),但团队的相对优势或多或少保持不变。不仅如此,团队合著的文章也比单作者的文章更有可能成为高被引用的文章。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团队合著的文章获得超过1000次引用的可能性是单作者文章的6.3倍。
Aksnes(2003)研究了1981年至1996年挪威国家科学指标(NSI)和国家科学报告(NCR)中的高被引论文。他对“高被引论文”的定义是“至少被引用的次数是特定子领域/年份中NSI平均引用率的17倍。”Aksnes样本中每篇文章的平均作者数为8.9,但他提到结果由于有4篇文章有超过200名作者而存在偏差。其余出版物的平均每篇文章作者数为3.7。值得注意的是,与Wuchty等人不同,Aksnes选择从他的分析中删除艺术和人文类别,因为书目数据库主要涵盖期刊,而这些学科的出版通常是通过书籍和专著完成的。Wuchty等人显示的艺术和人文方面的作者增加(无论如何也不算太大)如果他们能够包括这些类型的出版物,理论上是可以抵消的。
署名问题
作者数量的增加可能意味着署名权的稀释。在对医学院晋升委员会的一项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在三位作者的署名中,第一作者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而最后一位作者因其想法和监督而获得了最多的署名权。最后一位作者的感知署名权在五位作者的署名中没有改变,但第一位作者的想法署名权从37%降至29%(Wren等人,2007)。我不想知道一篇有300位作者的文章会发生什么。另一项研究(Costas和Bordons,2011)发现每个人都已经知道的事情:初级研究人员倾向于成为第一作者;资深,年长的研究人员倾向于成为最后一位。
与资深,著名的科学家合著的优点是,有人实际阅读这篇文章的可能性更大。缺点是,您的名字相比之下会显得黯淡无光,因为人们会更多地认可那些已经广为人知的研究人员。这就是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1968)所称的“马太效应”。这个名字来自圣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本质上,它是学术界版本的“富者愈富”。
团队合作是科学的现在和未来。但是,它可能会被用于不那么道德的目的。在本篇文章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更多地讨论团队的规模,为什么团队合作变得如此受欢迎以及署名的伦理。
Costas, R., & Bordons, M. (2011). 年龄和专业等级会影响科学出版物中的作者顺序吗?来自微观层面的一些证据。Scientometrics,88,145-161
Cronin, B. (2001). 超级作者身份:后现代的堕落还是
学术交流实践结构性转变的证据?
JASIST,52 (7),558-569 DOI: 10.1002/asi.1097
Merton, R.K. (1968). 科学中的马太效应。《科学》(159),56-63
Wren, J.D., & et al. (2007). 撰写位置。基于署名位置和作者人数的论文贡献感知调查。EMBO Rep,8 (11),988-991 DOI: 10.1038/sj.embor.7401095
Solomon J (2009)。程序员、教授和寄生虫:计算机科学中的署名和合著。科学与工程伦理,15 (4),467-89 PMID: 19247811
Wuchty S, Jones BF, & Uzzi B (2007). 团队在知识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科学》(纽约,纽约),316 (5827),1036-9 PMID: 174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