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从16世纪开始,描绘罗马正义女神尤斯提提亚的雕像和绘画经常将她描绘成蒙着眼睛。正义女神的蒙眼意味着在判断中保持客观和公正,即使面对外在表象。
一项研究于上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早期版上发表,表明将女神描绘成盲目的画家和雕塑家是明智的,即使其原因与艺术创作的动机不同。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先前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做出决定时,凝视模式反映了推理过程。例如,当被提示在两张面孔或两种零食之间做出选择时,人们会花更多时间看着他们将要选择的物品。
在帕纳迈茨及其同事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将选择和凝视模式之间已知的关系更进一步:他们着手探究是否可以通过操纵人们的选择时机(作为其凝视参数的函数)来迫使人们做出特定的道德决策。
实验对象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研究人员追踪他们的眼球运动。参与者必须在屏幕上呈现的两种道德选择之间做出决定,例如“谋杀有时是正当的”与“谋杀永远是不正当的”。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他们将能够在短暂但随机的时间内查看备选项,然后他们将被提示做出选择。未说明的是,研究人员将根据受试者的凝视行为,按照固定规则来确定决策提示的时机。
具体而言,当参与者观看每个备选项至少250毫秒或750毫秒后,实验人员立即终止参与者的思考。这确保了受试者看到了两个备选项,但对其中一个备选项的思考时间稍长。受试者选择观看时间较长的备选项的频率高于观看时间较短的备选项。他们也更快地做出决定,并对观看时间较长的备选项表示出更高的信心。
科学家们还着手证明凝视持续时间与道德决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相关性。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该实验与之前的测试在一个细节上有所不同:现在,研究人员预先选择了他们希望强加给受试者的道德选择。然后,当科学家们看到目标备选项至少750毫秒,而非目标备选项至少250毫秒后,他们终止了受试者的思考。由于研究人员在实际实验会话之前随机选择了目标,因此,如果受试者的选择偏离了偶然性,则表明时机对他们的决策具有因果影响。事实上,参与者选择随机选择的目标备选项的频率高于非目标备选项。这表明,通过监测人们的凝视行为,研究人员能够操纵他们要求受试者做出反应的时间,从而偏倚他们的道德选择。事后访谈表明,受试者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凝视行为与他们被提示做出决定的时间之间有任何关系。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暗示,一个可能的应用可能是实时追踪购物者的凝视行为,目的是偏倚他们的购买决策。更普遍地说,作者们提出,凝视动态是“道德思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理解凝视行为和决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选择是如何在当下做出的。
与此同时,当轮到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最好效仿正义女神的榜样,遮住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