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2010年对奇特的恐龙物种巴拉尔·邦多克的发表和描述,在古生物学界和普通媒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这只是对哈特格地区(现代罗马尼亚的一个地质盆地)前白垩纪岛屿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漫长而引人入胜的探索中,初步的最后一章。
对这些失落岛屿的首次科学探索与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诺普乔。
费伦茨·男爵·冯·费尔索-西尔瓦什·诺普乔于1877年5月3日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今天的罗马尼亚西部)匈牙利村庄萨克萨尔附近的贵族诺普乔家族的住所。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1895年,他的妹妹伊洛娜在家族庄园圣彼得法尔瓦(另见对圣彼得鲁附近含化石地层序列的描述和照片,诺普乔的“圣彼得法尔瓦/圣彼得鲁砂岩”的模式产地)发现了一些石化的骨骼,并将它们带给了她的哥哥。这一发现引起了年轻的诺普乔对古生物学的兴趣,同年,他将这些化石展示给了维也纳的地质学教授爱德华·苏斯,苏斯鉴定这些化石为恐龙骨骼,并建议诺普乔挖掘和研究它们。当诺普乔向苏斯请教关于恐龙骨学学科的建议和文献时,苏斯只是简单地回答:“研究它们!”
由于家族的财富和影响力,特别是他的叔叔弗朗茨·冯·诺普乔与奥匈帝国皇室的私人关系,诺普乔在维也纳享受了他的正规教育,并于1897年注册学习地质学。
仅仅两年后,他发表了计划中的5卷专著《特兰西瓦尼亚的恐龙》的第一部分。
维也纳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教授对这位22岁学生的才华和工作印象深刻,但对他傲慢的行为感到不满,特别是当他向比利时古生物学家(和禽龙之父)路易斯·多洛指出,考虑到他的年龄,他的工作是多么杰出和重要时。诺普乔于1903年结束了他的学业。
同时代的人描述诺普乔是一个复杂且矛盾的个性:成熟而 cosmopolitan,献身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以及他的朋友,他甚至允许其他人发表他的材料(这种行为有时被认为是学术自杀),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解决问题——无视限制或规则。诺普乔对新思想和非同寻常的方法持开放态度,并愿意采用它们来改进古生物学。因此,他将现代生物学概念与古生物学相结合,将化石描述为生物体,他认为“打算在没有动物学或生理学知识的情况下研究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地质学家”是不认真的。
然而,他也非常自信,并坚信自己的智力优越,因此他经常在狂热的工作和突然的嗜睡之间摇摆不定。
图1. 1925年8月15日,诺普乔在给德国地质学家弗里德里希·冯·休内的信中,绘制了合弓纲古蜥蜴(左)和潘特洛蜥(右)的骨骼结构图。诺普乔将生理学原理引入古生物学,试图通过观察化石遗骸来推断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诺普乔可以被认为是最早的古生物学家之一。
诺普乔继续深入研究哈特格盆地白垩纪地层的恐龙。在1912年11月维也纳的一次会议和随后的1914年出版物中,他提出,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特别是恐龙,代表了适应岛屿环境的动物:“虽然晚白垩世的龟类、鳄鱼类和类似动物达到了它们的正常大小,但恐龙几乎总是保持在它们正常大小以下。”
他将挖掘出的动物群生物多样性低,以及恐龙体型缩小解释为早期岛屿隔离的结果。与相似的栖息地相比,现代岛屿由于单一物种的不同扩散能力,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一旦搁浅在岛屿上,大型物种往往会减少体重,可能是为了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而小型物种可能会增加体重,可能是由于捕食减少的结果。这种现象后来也在化石哺乳动物中被描述,并总结为“岛屿法则”,在诺普乔时代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讨论。
也许反映了他矛盾的个性,他不仅提出了矮恐龙的观点,还解释了其他一些恐龙的巨型化。在分为三篇文章的54页中,标题简单地为“关于恐龙”,他提出垂体腺过度发育是恐龙体型过大的原因,最终导致它们灭绝。尽管这种解释听起来很奇怪,但它显示了诺普乔在古生物学中原理的应用,即试图通过观察生物体的化石遗骸来推断其生理功能——因此,诺普乔可以被认为是最早的古生物学家之一。
1925年,诺普乔被授予匈牙利皇家地质研究所所长职位。尽管疾病迫使他卧床一年,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工作,并在各种地质主题上发表文章,包括他心爱的恐龙、区域地质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
在他最早关于构造学的出版物之一中,他采用了新的大陆漂移理论,但甚至没有提及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名字。仅在后来寄给魏格纳的一封信中,他提到
“与此同时,我祝贺您杜托伊特证实了您的大陆漂移假说,我很高兴成为您假说的最初支持者之一。”
证毕。
参考文献
BENTON, M.J.; CSIKI, Z.; GRIGORESCU, D.; REDELSTORFF, R.; SANDER, P.M.; STEIN, K. & WEISHAMPEL, D.B. (2010): 恐龙与岛屿法则:来自哈特格岛的矮恐龙。《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93: 438 - 454
CSIKI, Z. & BENTON, M.J. (2010): 矮人岛 - 重建晚白垩世哈特格古生态系统。《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93: 265 - 270
FICHTER, J. (2010): 弗朗茨·男爵·诺普乔: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民族学家和政治家。《化石》业余古生物学家杂志 2010年3/4月刊:100-105
GRIGORESCU, D. (2010): 来自哈特格盆地的晚白垩世动物群,包括恐龙和哺乳动物 - 历史概述。《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93: 271 - 282
KUBACSKA, A.T. (1945): 弗朗茨·男爵·诺普乔。《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布达佩斯
THERRIEN, F. (2005): 罗马尼亚最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恐龙的古环境:来自特兰西瓦尼亚和哈特格盆地的河流沉积物和古土壤的见解。《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18: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