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难以企及?重拾惊喜元素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如何重复那些需要志愿者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的实验?

在“科学难以企及?”系列中,我采访了科学家们,了解他们很想探索但认为无法研究的想法。例如,这些想法可能涉及超出可能性的机器,例如像太阳一样大的粒子加速器,或者它们可能完全不道德,例如涉及人类的致命实验。此专题旨在探讨不可能的梦想,科学中看似棘手的问题。然而,“科学难以企及?”结尾的问号表明,一切皆有可能。

科学家:丹尼尔·西蒙斯,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看不见的大猩猩:我们的直觉如何欺骗我们》一书的合著者,该书于6月7日发行平装本。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想法:西蒙斯十多年前与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进行的一项现已闻名的实验,涉及一个视频,该视频显示两组人——一些穿着白色衣服,一些穿着黑色衣服——来回传递篮球。他们要求志愿者数穿白色衣服的人之间的传球次数,同时忽略穿黑色衣服的人的传球。(如果您还没有看过视频,请停止阅读,并通过访问此处测试您在这项任务中的技能,然后再向下滚动。)

*

*

*

*

*

*

*

*

*

*

令人震惊的是,观看视频的人中有一半没有注意到一个穿大猩猩服装的人走进游戏,面对镜头,捶打胸部,然后走出视野。该研究表明,人们可能会过于专注于某件事,以至于对意想不到的事情视而不见,即使直视着它,这种效应被称为“无意视盲”。

西蒙斯说:“我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几乎每次我谈论或撰写关于这件事的文章时——都是是否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擅长注意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确定是否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擅长注意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非常宝贵。他指出:“对于从事安保工作的人来说,这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谁更有可能发现罕见但真正危险的事件?”

为了找出答案,一项实验基本上必须反复向志愿者展示一个场景,以查看是否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擅长注意到该场景中意想不到的细节。西蒙斯解释说:“你真的会想用同一个场景再次测试他们,看看是否存在稳定的个体差异”——即是否是同一批人在每次都能检测到相同的事件。

问题:“一旦你问人们是否注意到意想不到的细节,它就永远不会再是意想不到的了,”西蒙斯说。“如果你然后用同一个场景第二次测试他们,他们会寻找他们第一次错过的细节。”

理想情况下,人们会在每次测试后立即以某种方式清除志愿者的记忆。尽管有一些方法可以诱发失忆症,例如使用遗忘药物或电击,“但没有办法针对特定的记忆,清除狭窄的时间窗口,”西蒙斯说。您只想清除他们完成任务的记忆,仅此而已。当然,“您还希望志愿者处于正常的精神状态,而不是吸毒等状态。”

有些患有顺行性遗忘症的人已经丧失或损害了形成新记忆的能力,他们或许能够反复参加这些测试。然而,西蒙斯补充说,这种失忆症可能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现,从而难以将他们的结果推广到其他人。

解决方案?研究人员可以转而用看不见的大猩猩测试成千上万的人,并分析那些碰巧注意到的人有哪些共同因素(如果有的话)。西蒙斯说:“这不如反复测试同一个人那么好,但这可能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顺便说一下,虽然许多人觉得“看不见的大猩猩”测试的结果难以置信,但随后对这种效应的深入研究表明,那些了解它并正在寻找看不见的大猩猩的人,在注意到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件方面,并不比那些没有预料到意外事件的人更好——甚至可能更差。)

丹尼尔·西蒙斯图片,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网页

*

如果您有想推荐我采访的科学家,或者您是一位科学家,并且有一个您认为可能对科学来说太难的想法,请发送电子邮件至toohardforscience@gmail.com

在Twitter上关注“科学难以企及?”,方法是跟踪#2hard4sci标签。

关于作者:查尔斯·Q·崔是《大众科学》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发表在《纽约时报》、《科学》、《自然》、《连线》和《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业余时间,他游历了七大洲。在Twitter上关注他@cqchoi

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众科学.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