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第一任妻子的被遗忘的生活

她也是一位物理学家——并且有证据表明她为他开创性的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今天,12 月 19 日,是米列娃·玛丽克·爱因斯坦诞辰 141 周年。但是,谁还记得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呢?虽然她的丈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关于他的职业生涯仍有一个问题:他的第一任妻子对他的开创性科学贡献了多少?虽然没有人能够将她的名字与他的任何特定工作联系起来,但在专门介绍她的书籍(1-5) 中提供的信件和众多证词为他们从 1896 年相遇直到 1914 年分居的合作方式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它们描绘了一对夫妇,他们因对物理学、音乐以及彼此共同的热情而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米列娃·玛丽克于 1875 年出生于塞尔维亚的蒂特尔。她的父母,玛丽亚·鲁日奇和米洛什·玛丽克,一位富裕且受人尊敬的社区成员,还有另外两个孩子:佐尔卡和小米洛什。米列娃在塞尔维亚允许女孩入学的最后一年就读了高中。1892 年,她的父亲获得了教育部长的授权,允许她参加为男生保留的物理学讲座。她于 1894 年在苏黎世完成了高中学业,之后她的家人搬到了诺维萨德。米列娃的同学形容她聪明但不健谈。她喜欢追根究底,有毅力,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 1879 年出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有一个妹妹玛雅。他的父亲赫尔曼是一位实业家。他的母亲宝琳·科赫来自富裕家庭。阿尔伯特好奇、不羁且叛逆。他不受约束,讨厌德国学校的严谨,因此也在瑞士完成了高中学业,他的家人搬到了米兰。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阿尔伯特和米列娃于 1896 年与另外三名学生:马塞尔·格罗斯曼、路易斯·科尔罗斯和雅各布·埃拉特一起被苏黎世理工学院(现在的 ETH)的物理-数学系录取。阿尔伯特和米列娃变得形影不离,花费无数时间一起学习。他很少参加讲座,更喜欢在家学习。米列娃做事有条不紊、有组织性。正如我们从 1899 年至 1903 年学校假期期间阿尔伯特与米列娃交换的信件中得知的那样,她帮助他引导精力并指导他的学习:阿尔伯特写给米列娃的 43 封信被保存下来,但她的信只有 10 封(5)。这些信件提供了他们当时如何互动的直接描述。

1899 年 8 月,阿尔伯特写信给米列娃:“当我第一次读亥姆霍兹时,感觉很奇怪

你不在我身边,而今天,情况并没有好转。我发现我们一起完成的工作非常好,具有疗愈作用,而且也更容易。”然后在 1899 年 10 月 2 日,他从米兰写道:“……这里的气候完全不适合我,虽然我想念工作,但我发现自己充满了阴暗的想法——换句话说,我非常想念你在我身边,亲切地约束我,防止我漫无目的地游荡”。

米列娃住在一间女子公寓里,在那里她结识了终生挚友海伦·考夫勒-萨维奇和米拉娜·博塔。两人都谈到阿尔伯特经常出现在米列娃的住处,他会随意来借阅米列娃不在时的书。海伦的孙子米兰·波波维奇出版了米列娃一生中与海伦交换的信件(4)

到 1900 年课程结束时,米列娃和阿尔伯特的成绩相似(分别为 4.7 分和 4.6 分),只是在应用物理学方面,她得了最高分 5 分,而他只得了 1 分。她擅长实验工作,而他不擅长。但在口试中,闵可夫斯基教授给四名男生打了 12 分中的 11 分,但只给米列娃打了 5 分。只有阿尔伯特获得了学位。

与此同时,阿尔伯特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们的关系。他的母亲非常坚决。正如阿尔伯特在 1900 年 7 月 27 日的一封信中告诉米列娃的那样,“等你 30 岁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个老太婆了!”以及“她不能进入体面的家庭”。米列娃既不是犹太人,也不是德国人。她瘸了一条腿,而且在他母亲看来过于知性,更不用说对外地人的偏见了。此外,阿尔伯特的父亲坚持他的儿子必须先找到工作才能结婚。

1900 年 9 月,阿尔伯特写信给米列娃:“我期待着继续

我们新的共同工作。你现在必须继续你的研究——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能有一个博士配偶我会多么自豪。” 他们都在 1900 年 10 月回到苏黎世开始他们的论文工作。其他三名学生都在研究所获得了助理职位,但阿尔伯特没有。他怀疑韦伯教授在阻挠他。没有工作,他拒绝娶她。他们靠私人授课勉强维持生计,并且“继续像以前一样生活和工作”,正如米列娃写给她的朋友海伦·萨维奇的信中所说。

1900 年 12 月 13 日,他们提交了第一篇关于毛细现象的文章,署名仅为阿尔伯特的名字。然而,两人都在信中将这篇文章称为他们的共同文章。米列娃在 1900 年 12 月 20 日写信给海伦·萨维奇。“

我们将寄一份私人副本给玻尔兹曼,看看他的想法,我希望他会回复我们。” 同样,阿尔伯特在 1901 年 4 月 4 日写信给米列娃,说他的朋友米歇尔·贝索“代表我拜访了他的叔叔,荣格教授,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并将我们文章的副本给了他。”

仅以他的名字发表的决定似乎是共同做出的。为什么?拉德米拉·米伦蒂耶维奇,纽约市立学院的前历史学教授,于 2015 年出版了米列娃最全面的传记(1)。她认为,米列娃可能想帮助阿尔伯特成名,这样他就可以找到工作并娶她。多德·克尔斯蒂奇,卢布尔雅那大学的前物理学教授,花了 50 年时间研究米列娃的生活。在他的资料翔实的著作(2) 中,他认为,考虑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偏见,与女性共同署名的出版物可能分量较轻。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但没有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本人更清楚地表明他们合作研究了狭义相对论,他在 1901 年 3 月 27 日写信给米列娃:“当我们两人

一起我们关于相对运动的工作推向胜利的终点时,我将多么高兴和自豪。”

然后,米列娃的命运发生了骤然转变。在科莫湖的一次情人幽会后,她怀孕了。失业的阿尔伯特仍然不愿娶她。面对如此不确定的未来,米列娃在 1901 年 7 月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了口试。这一次,阿尔伯特怀疑阻碍他事业的韦伯教授让她不及格。她被迫放弃学业,回到塞尔维亚,但又短暂地回到苏黎世,试图说服阿尔伯特娶她。她在 1902 年 1 月生下了一个名叫莉赛尔的女孩。没有人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可能被送去收养了。从未找到出生或死亡证明。

早在 1901 年 12 月,他们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的父亲就出面为阿尔伯特在伯尔尼专利局谋得了一个职位。他于 1902 年 6 月开始工作。10 月,在他去世之前,他的父亲准许他结婚。阿尔伯特和米列娃于 1903 年 1 月 6 日结婚。阿尔伯特在专利局每周工作 6 天,每天 8 小时,而

米列娃承担了家务。晚上,他们一起工作,有时直到深夜。两人都向朋友提到了这一点,他向汉斯·沃尔文德提到,她则在 1903 年 3 月 20 日向海伦·萨维奇提到,她对看到阿尔伯特在办公室工作如此辛苦感到难过。1904 年 5 月 14 日,他们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

尽管如此,1905 年现在被称为阿尔伯特的“奇迹年”:他发表了五篇文章:一篇关于光电效应(这为他赢得了 1921 年诺贝尔奖),两篇关于布朗运动,一篇关于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E = mc2。他还付费评论了 21 篇科学论文,并提交了关于分子尺寸的论文。很久以后,阿尔伯特告诉 R. S. 尚克兰(6),相对论是他七年的生命,而光电效应是五年。彼得·米歇尔莫尔,他的一位传记作者(7),写道,在花了五个星期完成包含狭义相对论基础的文章后,阿尔伯特“卧床休息了两周。米列娃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这篇文章,然后邮寄出去”。这对疲惫不堪的夫妇第一次访问了塞尔维亚(共三次),在那里他们会见了许多亲戚和朋友,他们的证词提供了关于阿尔伯特和米列娃如何合作的大量信息。

米列娃的弟弟小米洛什,一位以正直著称的人,在巴黎学医期间曾多次与爱因斯坦一家住在一起。克尔斯蒂奇(2) 写道:“[小米洛什] 描述了在晚上和夜里,当小镇一片寂静时,这对年轻夫妇会一起坐在桌子旁,在煤油灯的光线下,一起研究物理问题。小米洛什提到他们如何计算、写作、阅读和辩论。” 克尔斯蒂奇直接从米列娃的亲戚西多尼娅·加金和索菲亚·加利奇·戈卢博维奇那里听到了这些。

扎尔科·玛丽克,米列娃父亲的堂兄,住在爱因斯坦夫妇访问期间居住的乡村庄园里。他告诉克尔斯蒂奇米列娃如何与阿尔伯特一起计算、写作和工作。这对夫妇经常坐在花园里讨论物理学。和谐和相互尊重占主导地位。

加金和扎尔科·玛丽克还报告说,他们从米列娃的父亲那里听到,在 1905 年爱因斯坦夫妇访问诺维萨德期间,米列娃向他吐露:“在我们离开之前,

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这将使我的丈夫闻名世界。” 克尔斯蒂奇在 1961 年从米列娃的堂姐索菲亚·加利奇·戈卢博维奇那里获得了同样的信息,索菲亚·加利奇·戈卢博维奇当时在场,米列娃对她的父亲说了这句话。

德桑卡·特尔布霍维奇-吉于里奇于 1969 年用塞尔维亚语出版了米列娃的第一本传记(3)。它后来以德语和法语出版。她描述了米列娃的弟弟如何经常在他的住处举办年轻知识分子的聚会。在其中一个晚上,阿尔伯特本应宣称:“我需要我的妻子。她为我解决了我所有的数学问题”,米列娃据说证实了这一点。

1908 年,这对夫妇与康拉德·哈比希特一起制造了一个超灵敏电压表。特尔布霍维奇-吉于里奇将这项实验工作归功于米列娃和康拉德,并写道:“当他们都满意时,他们将描述仪器的任务留给了阿尔伯特,因为他是一位专利专家。” 它以爱因斯坦-哈比希特专利注册。当哈比希特质疑米列娃为什么选择不署名时,她用德语打趣地回答说:“Warum? Wir beide sind nur ein Stein.”(“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只是一块石头”,意思是,我们是一个整体)。

第一次认可是在 1908 年。阿尔伯特在伯尔尼做了无薪讲座,然后在 1909 年在苏黎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位。米列娃仍然在协助他。阿尔伯特的第一份讲义中有八页是她的笔迹。1910 年回复马克斯·普朗克(他曾向阿尔伯特征求意见)的一封信也是如此。这两份文件都保存在耶路撒冷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档案馆 (AEA) 中。1909 年 9 月 3 日,米列娃向海伦·萨维奇吐露:“他现在被认为是德语物理学家中最好的一位,他们给了他很多荣誉。我为他的成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完全值得

;我只希望并祝愿名声不会对他的人性产生有害影响。” 后来,她补充说:“有了这一切名声,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他的妻子。[...] 有什么好说的呢,有了名声,一个人得到了珍珠,另一个人得到了贝壳。”

他们的第二个儿子爱德华于 1910 年 7 月 28 日出生。直到 1911 年,阿尔伯特仍然给米列娃寄去充满爱意的明信片。但在 1912 年,当他拜访搬到柏林的家人时,他开始与他的表妹埃尔莎·洛文塔尔发生婚外情。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持着秘密通信。埃尔莎保留了他的 21 封信,现在保存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集》中。在此期间,阿尔伯特曾在布拉格、苏黎世和最终在 1914 年的柏林担任过各种教职,以便更接近埃尔莎。

这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破裂。米列娃于 1914 年 7 月 29 日带着她的两个儿子搬回苏黎世。1919 年,她同意离婚,并附带一项条款,规定如果阿尔伯特获得诺贝尔奖,她将获得这笔钱。当她获得这笔钱时,她购买了两栋小型公寓楼,并靠租金过着贫困的生活。她的儿子爱德华经常住在疗养院。他后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由于这些医疗费用,米列娃一生都在经济上挣扎,最终失去了这两栋楼。她靠私人授课和阿尔伯特寄来的赡养费(尽管不定期)维持生计。

1925 年,阿尔伯特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奖奖金是他儿子的遗产。米列娃强烈反对,声称这笔钱是她的,并考虑透露她对他的工作的贡献。拉德米拉·米伦蒂耶维奇引用了阿尔伯特在 1925 年 10 月 24 日写给她的信(AEA 75-364)。“当你开始用你的回忆威胁我时,你让我笑了。你有没有哪怕只考虑过一秒钟,如果你谈论的那个人没有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话。当一个人完全微不足道时,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保持谦虚和沉默。这就是我建议你做的。

米列娃保持沉默,但她的朋友米拉娜·博塔在 1929 年告诉一家塞尔维亚报纸,他们应该与米列娃谈谈,以了解狭义相对论的起源,因为她直接参与了其中。1929 年 6 月 13 日,米列娃写信给海伦·萨维奇:“报纸上的此类出版物

完全不符合我的天性,但我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米拉娜的快乐,她可能认为这也会给我带来快乐,因为我只能假设她想帮助我获得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公众权利。她以那种方式给我写信,我姑且接受这种方式,否则整件事将毫无意义。”

根据克尔斯蒂奇(2) 的说法,米列娃曾向她的母亲和姐姐谈到她所做的贡献。她还写信给她的教父母,解释说她一直与阿尔伯特合作,以及他如何毁了她的生活,但要求他们销毁这封信。她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告诉克尔斯蒂奇(2),他父母的“科学合作一直持续到他们的婚姻,并且他记得看到 [他们] 晚上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工作。” 汉斯-阿尔伯特的第一任妻子弗里达曾试图出版米列娃和阿尔伯特寄给他们儿子的信件,但遭到爱因斯坦遗产执行人海伦·杜卡斯和奥托·内森在法庭上的阻止,他们试图维护“爱因斯坦的神话”。他们阻止了其他出版物,包括克尔斯蒂奇(2) 在 1974 年发表的关于他的早期发现的出版物。克尔斯蒂奇提到内森甚至在米列娃 1948 年去世后“拜访”了她的公寓。1947 年 7 月,阿尔伯特写信给他的离婚律师卡尔·祖尔彻博士:“当米列娃不在那里时,我才能平静地死去。”

他们的信件和众多证词表明,米列娃·玛丽克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从学生时代到 1914 年一直密切合作。阿尔伯特在他的信中多次提到这一点,例如当他写道:“我们关于相对运动的工作”。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爱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这使他们

一起创作出如此不寻常的作品。她是第一个认识到他才华的人。没有她,他永远不会成功。她放弃了自己的抱负,很高兴与他合作并为他的成功做出贡献,感觉他们是一个独特的整体。一旦开始,以他的唯一名字署名他们的作品的过程就变得不可能逆转。她可能同意了,因为她自己的幸福取决于他的成功。米列娃为什么保持沉默?她性格内向、不事张扬,不追求荣誉或公众关注。而且,正如密切合作中总是存在的情况一样,个人贡献几乎不可能区分开来。参考文献:

(1) 拉德米拉·米伦蒂耶维奇:米列娃·玛丽克·爱因斯坦: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生活,联合世界出版社,2015 年。

(2) 多德·克尔斯蒂奇:米列娃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们的爱情和科学合作,迪达克塔,2004 年。

(3) 德桑卡·特尔布霍维奇-吉于里奇米列娃·玛丽克·爱因斯坦: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阴影下):塞尔维亚语,1969 年,德语,1982 年,法语,1991 年

(4) 米兰·波波维奇:在阿尔伯特的阴影下,米列娃·玛丽克,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的生活和信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 雷恩和舒尔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米列娃·玛丽克情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2 年。

(6)彼得·米歇尔莫尔,《爱因斯坦,人的侧写》,多德,米德公司,1962 年。

(7)R.S. 尚克兰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对话,《美国物理学杂志》,1962 年。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