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今天是情人节,我想和你谈谈你身上的气味。这不会是一场关于你那充满麝香、泥土气息的体味如何吸引异性的讨论。不,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你那股尿骚味、酸性的气味可能会如何把人赶走。
有一些方法可以避免情人节时腋下散发异味的尴尬。想想你打算穿什么来庆祝节日。我把事情简化一下——避免穿聚酯纤维。
遵守这样的建议似乎很容易,但请考虑情人节可能要做的事情:两人骑自行车、徒步前往僻静的野餐地点、烛光晚餐。运动装简直是嗅觉上的噩梦,但即使是一件浪漫飘逸的女式衬衫也可能会毁掉一次约会。无论是运动型还是正式的服装,由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都比衣橱里的任何其他东西闻起来更糟糕。其原因可以通过检查纤维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来理解。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瑞秋·麦昆是阿尔伯塔大学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纺织品中气味的产生和保留。由于人体气味特征和织物纤维结构非常复杂,很难将导致服装保留气味的所有因素区分开来。
因此,麦昆博士从基础开始,回答了这个问题:与天然纤维相比,聚酯纤维是否真的具有更大的气味强度?麦昆博士说:“很多人可能会想,‘那又怎样,我知道,因为我去健身房时,我的聚酯纤维 T 恤臭气熏天’。”但她想要科学证据来验证这些传闻。她还想确定更多的气味强度是否与更多的服装细菌有关。
在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麦昆博士和她的同事对有异味的服装上的细菌种群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的发现与人们普遍认为与纺织品气味有关的东西截然相反。
两周前,我在参加 ScienceOnline2013 会议时也遇到了尴尬的境地。这可不是普通的会议。在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举行的星期三晚间开幕式的亮点包括了解你的脸上和腋下住着哪些微生物。在等待采样的过程中,我和其他与会者、陌生人闲聊,告诉他们我不使用除臭剂。在这个我们都急于成为志愿者的实验背景下,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后来,我后悔了这个决定。
我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哲学性的解释来说明我为什么不使用除臭剂。有一天我只是停止使用了。那是五年前的事了,不用除臭剂一周后,我意识到我并不总是需要它,所以现在我很少使用它。
事实证明,有些人天生就拥有没有异味的腋下。德国汉堡的一个研究小组鉴定出一个对气味形成至关重要的基因。该基因 ABCC11 中的一个单一位点突变会导致携带者完全失去气味。当细菌消耗从腋下(和其他地方)的腺体分泌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时,就会形成人体气味,留下难闻的脂肪酸,即醋的“老大哥”。基因突变意味着这些气味分子根本不会成为分泌物的一部分。
不幸的是,很少有携带这种突变的人意识到自己是携带者。英国上个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78% 的携带突变基因的人仍然使用除臭剂。
考虑到100年来我们一直被训练要使用除臭剂,这并不奇怪。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我们的社会对青春期信号的反应就是分发止汗剂。莎拉·埃弗茨在《史密森尼杂志》的这篇文章中揭示了止汗剂的历史,这篇文章探讨了除臭剂和止汗剂如何成为社会规范。
所有这些腋下逸事都证实了我反对止汗剂的立场,但不幸的是,我没有 ABCC11 突变。基因突变也会影响耳垢;如果你的耳垢是干的,你可能就是携带者。我的耳垢很粘;此外,有时候我身上有味道。就像在 ScienceOnline2013 的第三天早上一样,我意识到,在九点钟的聚会中(我告诉过你这不是普通的会议)一边尖叫一边挥舞着拳头,唱着“我是非洲人”的时候,我身上有体味。当你周围都是你几乎不认识的人,而且你还告诉过他们你不会使用除臭剂时,这种感觉会让人感到不安。因此,当你的同事闻到酸味时,就像贝贝·勒皮尤动画片中的菲菲猫一样,肯定会知道气味的来源。
我离酒店太远了,无法回去换衣服。所以我把胳膊肘夹在身体两侧,并说服自己衬衫会随着我的移动而散去气味。一天结束后,我把衬衫拿到鼻子前闻了闻;它很令人厌恶。然后我从行李箱底部翻出了我的旅行衬衫。它闻起来很好,像我的洗衣液一样。一件衬衫(棉质)在旅途中穿着了 18 个小时: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在温暖的出租车里、在满是人的面包车里、在狐猴中心(我的天啊,你想要谈论一下臭味吗!),而且还步行了好几个街区。另一件衬衫(聚酯纤维制成)在一小时内就变臭了。这一定有一个科学的解释。
当麦昆博士和她的同事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服装上的微生物种群时,结果令人惊讶。“细菌在羊毛上的存活时间比在聚酯纤维和棉花上长得多,”麦昆博士说。这与预期相反,而且——不管她的发现如何——我们仍然被引导相信这一点。
如果气味分子是细菌进食后的残余物,那么可以推断,细菌较少的服装气味也会较少。由于这种思路,抗菌涂层正在为运动和医疗服装进行研究和生产。麦昆博士感叹,即使是美利奴羊毛制造商也会在其网站上吹嘘该织物的抗菌特性。麦昆博士笑着说:“这就像,等等,你身上到处都是细菌,羊的身上到处都是细菌。这说不通。”
两种纤维类型之间的表面形态差异更有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形态描述了纤维的纹理。与具有光滑表面的人造纤维相比,天然纤维(如棉花或羊毛)的纹理非常粗糙。从更大的规模来看,这些表面特性导致聚酯纤维具有光泽,而羊毛具有哑光效果。
麦昆博士喜欢把羊毛想象成活性炭。她说:“羊毛的复杂性和结构具有许多不同的潜在化学结合位点。”气味分子不仅有可能与羊毛纤维牢固结合,而且天然纤维的复杂性在物理上限制了气味分子逸出织物的能力。如果气味分子不逸出,我们就闻不到它们。气味分子不会渗透到聚酯纤维中,而且由于只有微弱的表面相互作用,气味分子可以自由地进入嗅觉系统并被登记为不愉快的气味。
- 400 倍放大的羊毛纤维显微图像。
- 400 倍放大的聚酯纤维显微图像。聚酯纤维上的深色圆点是纤维内的消光剂,而不是在表面。
瑞秋·麦昆还有进一步的实验要进行,以证明她的假设。她承认:“这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领域:纺织品上的气味。”在她正在进行的研究中,她希望确定气味分子和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纺织科学告诉我们:如果跑步俱乐部的可爱家伙邀请你参加情人节五英里跑,那就接受吧,不要害怕身上的臭味。只需跳过抽屉里的所有高科技面料(至少是贴近皮肤的那层),穿上一些棉质衣服。情人节快乐!
图片:肘部补丁 - HonestlyWTF,显微照片:纤维参考图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