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输油管道项目凸显环境分析的历史

今年 4 月,奥巴马政府再次推迟了是否批准基石 XL 石油管道项目的决定。国务院负责该管道的审批,因为它跨越国际边界。国务院推迟了该决定,称由于正在进行的诉讼可能会改变管道的路线,因此需要更多时间。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今年 4 月,奥巴马政府再次推迟了是否批准基石 XL 石油管道项目的决定。国务院负责该管道的审批,因为它跨越国际边界。国务院推迟了该决定,称由于正在进行的诉讼可能会改变管道的路线,因此需要更多时间。

多年来,该项目一直受阻,因为国务院一直在研究该管道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报告书于 1 月发布。环境影响报告书流程于 1969 年建立,当时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该法案迫使各机构考虑其决策的环境后果。

基石 XL 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极分化,商业利益者称赞它,而环保组织则批评它。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最古老的环保法律之一的历史和争议,我采访了罗格斯大学的迈克尔·格林伯格,他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两个世代:管理环境权力》一书的作者,就 NEPA 及其历史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了简洁起见,他的回答经过了编辑。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我们的屡获殊荣的新闻,以支持我们的工作。 订阅。购买订阅有助于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作用和不作为,存在一些困惑。您能否澄清一下?

环境影响报告书不是强制做出决定的机制,正如某些人可能希望的那样。根据法律规定,每份环境影响报告书都旨在讨论以下几个环境问题:拟议行动的环境影响;如果发生该行动,不可避免的不利环境影响;拟议行动的替代方案,包括不采取任何行动;以及当地短期用途与长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这个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了。现在我们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吗?

好多了。我们改进了统计、抽样和制图工具。现在,我们有一个范围界定阶段,可以通过获得有意义的利益相关者意见,并找出应该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好的答案。现在,联邦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更多了,而且环保署也发布了关于如何开发数据以回答某些问题的指南。

第一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很短,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信息量不大。后来的一些报告书变得非常庞大,而且可能包含太多的数据;它们可能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会混淆重要的影响。

撇开数据不谈,环境影响报告书机制的主要局限性并没有改变。环境影响报告书迫使各机构生成数据并考虑想法;它并不要求联邦机构负责人接受环境影响报告书以科学为基础的结果。换句话说,它提供信息,但不是最终决定。

例如,假设我们要修建一条人们想要的新道路,但这条道路要么穿过一座山,要么绕过这座山。一项科学分析可能会得出结论,穿过山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但是该机构可能会选择绕过山,从而使附近的农民感到不安,因为穿过山的成本太高。

那么,多年来,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流程是否变得更加统一,还是各实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在某些方面是,而在其他方面则不是。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各机构都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任何为做出决定和避免争议而采取的措施都会成为下一个措施的指导方针。我认为范围界定过程已帮助所有机构避免了措手不及,但并非总是如此。

另一方面,减少每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篇幅并迅速推进,会对各机构和分析师施加压力,使其可能不如他们原本那样彻底。而且,一些拟议的行动会使用环境评估(EA)进行审查,环境评估是一种较短、不太彻底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我想知道这些决定中有多少是正确的。

这里的问题是时间和成本。环境评估的使用频率大约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10 倍,因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变得非常耗时且昂贵。有时,全面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不必要的。

我们必须依赖主导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的诚信来决定哪种程度的分析是合适的。但是,正如您所知,现在很多人不信任联邦政府。

国务院因聘用存在利益冲突的承包商而受到批评。各机构聘请第三方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否常见?这是否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利益冲突的担忧?这些担忧可以消除吗?

鉴于准备环境影响报告书所需的大量规模和专业知识,您需要与最优秀的专家合作,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与政府和私人客户合作的历史。例如,我曾为一家试图选址核电站的私人公用事业公司工作;该申请失败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研究表明该选址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曾为核管理委员会评估选址问题工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找出为什么在一些拥有核电站的地区,人口增长比预期要快。答案是向当地政府缴纳税款,这减少了财产税并增加了当地服务。这两个例子说明分析师可以为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流程的多个方工作。

作为一名记者,您应该要求我描述我的历史,但我敦促您不要在没有首先审查我所做的事情的情况下就假设我的工作带有偏见。在每一次环境评估中,替代方案都有其优缺点。每位专家都应该能够讨论两者。如果他们不能,那么我会担心他们的能力或动机。然后我会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此外,承包商不应置身事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各机构应该监督这项工作。他们应该防止承包商偏离目标或偏袒数据。我喜欢研究没有利害关系的科学家参与审查过程的程度,从开始到结束。

在发布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大约一周,《华尔街日报》引用了一位国务院官员的话,称该报告将“以一种给予总统广泛的回旋余地来做出决定的方式撰写”。另一位官员说,“[该]报告预计将相对模糊,因此奥巴马先生将能够引用它来支持对管道的赞成或反对的决定。”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考虑政治问题是否正常?

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应该是政治分析。它应该是一组为政治进程提供信息的科学分析。我没有看过这份环境影响报告书。但是,如上所述,国务卿有权从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考虑的任何选项中做出决定。因此,该声明可能不需要发出。

我不知道“相对模糊”是什么意思。模糊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我来说听起来像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我见过数千页长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你可以批评他们信息太多,但模糊不是我会贴在我读过或工作过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上的标签。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否因编写它的实体(例如州或联邦机构)而异?换句话说,对完全相同的事情进行研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否会因为负责人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

不同的联邦部门已经形成了自己准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流程和文化。例如,交通运输部(DOT)和能源部(DOE)撰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有几十年了,而且他们有自己的风格。一个机构理论上不应该能够逃脱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提请您注意阿拉斯加输油管道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多个机构参与其中。阿拉斯加输油管道隶属于内政部,但交通运输部、环保署、美国海岸警卫队和陆军工程兵团都发挥了作用。我记得,阿拉斯加州的各个部门也参与其中。这些大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是多方评估。

一些国会议员曾试图将管道环境影响报告书流程从国务院移除。例如,曾讨论过一项法律,将权力移交给商务部。一些民主党人现在正在要求审查国务院的能力,看看是否应该由其他机构(例如环保署)担任领导。您认为如果由其他机构负责,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吗?

我对此主题的了解来自阅读相关资料。我不能说谁应该负责。我可以说,当国务院牵头时,我想,“为什么不是内政部呢?”我假设国务院在产品的设计、执行和审查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投入。我当然希望他们得到了帮助。

环保署在每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都发挥着作用。他们有机会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要求提供更多信息。我希望他们是团队的一员,而不是领导者。

机构在某个类型项目上的经验很重要。我重申,多个联邦机构及其州后裔应该与主导机构(在本例中为国务院)合作。负责的机构是关键,但对于复杂的项目,它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

当就环境主题做出最终决定时,除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外,还有什么会影响最终决定?

当你像我一样在环境问题上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之后,你就会意识到环境影响报告书只是摆在桌面上的信息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组数据,但总是包括经济和社会优势和劣势。当然,还有政治。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了一些经济影响数据,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些数据通常做得不好。而且环境影响报告书会考虑环境正义,但我对他们的环境正义报告有些疑问。我认为,但不确定,我对这两个部分的担忧是由于该文件作为环境优先分析的演变所致。

还有什么最后想法吗?

是的,我敦促读者认清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真实面目,而不是某些人希望它成为的样子。《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是美国被最广泛效仿的法律,所以美国政府一定在某些方面做得对。事实上,该法案具有开创性意义,因为它首次迫使各机构正式考虑环境问题。在1970年,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最根本的是,即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符合所有要求,机构领导层仍然可以做出不一定是最有利于环境的决定。

About Paul Thacker

Paul D. Thacker is a Fellow at the Edmond J. Safra Center for Eth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 consultant to multiple nonprofits and foundations. He is a former congressional investigator for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 where he led investigations of corruption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2007, he was profiled in Expose: America's Investigative Reports, a PBS series on investigative reporters.

More by Paul Thacker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