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采集者表明人类群体天生适应高密度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高密度居住似乎是一种特别现代的现象。毕竟,第一条地铁直到1863年才运行,第一座摩天大楼直到1885年才建成。虽然城市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有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可以与今天的特大城市相媲美——但直到最近,大部分人类都生活在相对较低的密度下,靠近土地和土地提供的资源。在农业出现之前,几乎每个人都直接参与日常的狩猎和采集食物,这需要生活在更低的密度下。似乎我们目前对高密度居住的倾向与我们的生物学基础背道而驰,密度似乎是现代生活的需求强加给我们的。

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部分原因是因为密度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世界上超过 50% 的人口现在居住在城市中——这个事实被重复了很多次,几乎成了一种老生常谈。但是,背诵这句话并不能揭示急剧的人口结构转变所暗示的微妙影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们面临着密度带来的无数挑战。城市是复杂的地方,充满了犯罪、疾病和污染。然而,城市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地方。显然,好处大于缺点,否则城市就会瓦解,回归到乡村景观之中。

即使对于猎人采集者来说,与其他人近距离居住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们的社会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发生了变化,但研究当今猎人采集者的特征可以让我们窥探过去。这就是三位人类学家——马库斯·汉密尔顿、布鲁斯·米尔恩和罗伯特·沃克——和一位生态学家——吉姆·布朗所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驱动人类聚集的基本规律。尽管他们对 339 个当今猎人采集者社会进行的调查没有明确提及城市,但它确实表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倾向于住得更近——而且是更近得多。每当人口翻一番,猎人采集者群体的活动范围仅增加 70%。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活动范围随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遵循一种称为幂律的数学关系。幂律图的弯曲方式就像一个优雅的林波舞者——在底部急剧弯曲,之后逐渐弯曲——朝向一个轴或另一个轴,具体取决于关系的性质。只有当以对数轴(从 1 到 10 再到 100 等等的轴)绘制时,它们才会变直。一个称为标度指数的变量负责这些属性。

为了了解标度指数如何应用于猎人采集者的领地,让我们看看可能值的范围以及每个值在密度方面的含义。如果指数等于 1,那么活动范围将与人口规模线性缩放——10 个人将占据 10 平方英里,100 个人将占据 100 平方英里。如果指数为 1.2,那么 100 人的群体将占据 250 平方英里。如果指数为 0.75,那么 100 人的群体将仅占据 32 平方英里。最后一个是汉密尔顿及其合著者发现的结果。

他们的结果是 339 个社会的平均值,并且该统计数据中存在一些异质性。并非每个群体都有一种完全“平均”的狩猎和采集方式。有些狩猎较多,有些采集较多。有些在陆地上寻找食物,有些在水中寻找食物。猎人采集者获取食物的地点和方式对他们的居住密度有很大影响,导致密度指数与四分之三略有或很大偏差。例如,从狩猎中获取超过 40% 食物的群体需要更大的领地,因为猎物并非总是均匀分布或容易找到。他们的活动范围按十分之九的幂缩放,表明居住稀疏。采集者需要的空间较小——他们的活动范围按 0.64 的幂缩放——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从水中获取食物的猎人采集者社会也居住得更紧凑。在各种人口规模范围内,水生觅食者的活动范围始终较小——他们的指数为 0.78,而陆地觅食者的指数为 0.79。汉密尔顿及其同事怀疑这是因为来自河流、湖泊和海岸的食物比类似的陆地生态系统更丰富且更可预测。

但是,无论消耗何种类型的食物,总体趋势仍然相同。每增加一个人,所需土地就比前一个人少。这是一个重要的声明。这不仅说明我们天生适应高密度,还说明一个群体每次人口翻一番,从土地上提取资源的效率就会提高 15%。随后的每次翻番反过来又释放了 15% 的资源,可用于狩猎和采集以外的其他用途。换句话说,复杂社会的进化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密度——它们的部分进化是因为高密度。

参考文献

汉密尔顿,马库斯·J.,布鲁斯·T.·米尔恩,罗伯特·S.·沃克和詹姆斯·H.·布朗。 2007 年。人类狩猎采集者空间利用的非线性缩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04(11): 4765-4769。 DOI:10.1073/pnas.0611197104

图片:Algerien,作者:Patrick Gruban,来自 Flickr。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