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洞察力必须先于应用。— 马克斯·普朗克,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一个夏日,年轻的马丁·查尔菲在一次特别令人沮丧的实验后走出了实验室。他错误地认为,科学家的生活不适合他。在教了几年高中化学之后,他又尝试了一次。与当时在哈佛大学生理学系的罗伯特·珀尔曼合作,查尔菲重新燃起了他对化学的热情。
多年后,查尔菲和他的同事们完成的工作极大地惠及了基础科学。他们因展示如何将导致绿色荧光蛋白 (GFP) 发光的基因用于秀丽隐杆线虫中以突出显示单个细胞,而无需添加酶来产生光,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发现对于他进一步研究创造我们触觉、平衡感和听觉的神经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7月3日星期三的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期间,查尔菲将讨论如何用睫毛毛发轻触秀丽隐杆线虫蠕虫,从而获得进一步的见解。考虑到所有这些与基础研究的联系,我一直在思考马克斯·普朗克,据说他曾被告知“物理学中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发现了。”这位著名的德国科学家仍然追求他的兴趣。我们仍然通过“普朗克常数”体验他的发现,这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卫·维恩兰德定于7月1日题为“叠加、纠缠和薛定谔的猫的提升”的演讲描述中被提及。
在美国,基础研究——在拨款资助圈中不受欢迎的继子——经常被搁置一边。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加上存在更大的死胡同风险,可能会使其显得乏味。转化科学项目通常会全力以赴地启动,并承诺提供临床或商业解决方案。在我们未来几周倾听和互相交流时,我认为所有的对话都将受益于强调所有伟大的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基础研究——以及我们尚未获得的知识。
查尔菲在他的2008年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说:“科学探究始于观察。我们看得越多,我们就能调查得越多。”
~~~
这篇博文源自林道诺贝尔在线社区,它是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的互动论坛。第63届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致力于化学,于2013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德国林道举行。3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与来自约80个国家的600多名青年研究人员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