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玛丽·斯塔斯奇杀死她孩子的那天,芝加哥第十九区弥漫着熟透的水果和煤油的气味。根据1911年7月29日《芝加哥论坛报》》的报道,这位失业的单身母亲,最近从奥地利移民过来,那周早些时候离开了库克县医院,“抱着婴儿在芝加哥游荡了两天,寻找工作。” 但由于日益严重的劳工危机导致近25万人失业,即使没有新生儿,她的搜索也将是困难的。
似乎这还不够,第二天,超过350名警察涌入麦克斯韦街周围主要是移民的社区,这被描述为“自去年服装工人罢工以来,芝加哥从未见过的骚乱和混乱的一天”。 马车被掀翻,杂货店的窗户被砸碎,水果车被燃料浇灌,这是小贩、警察和罢工破坏者之间的一场绝望的斗争。 随之而来的寂静中,玛丽·斯塔斯奇悄悄地勒死了她的婴儿。 她抱着无力的孩子,然后将尸体抱了几英里,藏在卡罗尔大街的一处住宅后面,后来在那里被发现。
母亲杀死自己的孩子挑战了我们的理解,同时也撕裂了我们的情感。“母性杀婴的案例令人震惊,”女权主义学者丽贝卡·海曼解释道,“因为它们似乎违反了固有的自然法则。” 人们认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绝对的,这是进化中的一个事实,女性天生就被“赋予了养育的母性本能”。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然而,纵观历史,从虚构的美狄亚到现代的悲惨报道,女性在各种情况下夺走了孩子的生命,无论是为了惩罚父亲、逃避母亲的负担,甚至是保护孩子免受她们认为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 在这方面,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尽管这是一个悲剧性的特征,因为在各种物种中,人们都观察到雌性抛弃、虐待甚至杀死自己的后代。 为了强调母性在当今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我们如何才能最好地理解这种行为,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在玛丽·斯塔斯奇夺走孩子生命一百年后,另一位芝加哥移民可能有一些答案。 达里奥·马斯特里皮耶里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母性行为。 特别是,他专注于影响母亲对幼崽动机的因素。 作为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享受了大多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跨学科成功。 他的153篇学术论文和六本书已被学者们(包括这篇)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中引用了一千多次。 他的最新论文计划于2011年初在《美国灵长类动物学杂志》上发表。 在这篇论文中,马斯特里皮耶里阐述了他过去二十年来建立的论点,表明对母性行为最严重的影响之一,一种可能导致致命结果的影响,在现代生活中非常普遍,以至于几乎看不见:压力。
当然,与大多数医生的建议相反,压力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母亲身份期间具有适应性。 每当动物遇到压力情况时,无论是追逐瞪羚、逃离鹰,还是邀请一个可爱的家伙出去约会,我们的肾上腺都会向血液中释放大量的激素皮质醇。 反过来,皮质醇会增加葡萄糖的产生,并有助于代谢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获得更多的血糖。 在瞬间,我们就有足够的能量来攻击或逃跑,这取决于具体情况。 因此,压力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为身体应对逆境做好准备。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新妈妈和有经验的妈妈的皮质醇都会显著增加。 这表明,不出所料,母亲身份是雌性灵长类动物一生中压力特别大的时期。 达里奥·马斯特里皮耶里之前已经表明,这种反应与保护行为直接相关,这些行为可以保护母亲的婴儿免受伤害。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当观察到幼崽靠近危险的群体成员时,表现出高度焦虑(例如重复抓挠自己,一种与高皮质醇水平相关的行为)的恒河猴母亲,更有可能立即介入并找回它们。
马斯特里皮耶里解释说:“母亲的焦虑可以显著提高后代存活的机会和父母的生殖成功率。” 自然选择为母亲提供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一个可以在其他人甚至意识到风险之前就提醒她们注意危险的系统。
然而,正如格言所说,好事也可能过头。 除了增加身体可用的能量外,皮质醇还可以抑制其他系统,例如消化系统或免疫功能,这些系统在短期内可以被省去。 正如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在他的书《斑马为什么不得溃疡》中打趣道,原因应该相对简单明了。
萨波尔斯基写道:“当你想避免成为别人的午餐时,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不是消化早餐。”
但是,长期或过度的压力会导致严重的生理损伤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它还可能导致马斯特里皮耶里所说的“情绪失调”,或者将原本具有适应性的反应变成潜在的危险过度反应。
马斯特里皮耶里说:“大量证据表明,由于压力导致的极高或长期升高的皮质醇水平会损害母性动机,并导致适应不良的育儿行为。”
马斯特里皮耶里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了高压力水平与适应不良的育儿行为之间的联系。 例如,他的研究表明,在豚尾猕猴中,虐待幼崽的行为通常是由社会压力事件引发的。 同样,他发现虐待性的恒河猴母亲具有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类神经化学特征相似的特征。 其他研究在我们自己的物种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马斯特里皮耶里说:“具体而言,在人类中已经表明,压力是产后抑郁症以及儿童忽视和虐待的主要风险因素。” 但他的最新发现最能揭示压力和母性如何在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方式中相互作用。
虽然卡约·圣地亚哥岛的外观暗示着水晶般湛蓝的海水、棕榈树和白色沙滩的田园诗般乌托邦,但它实际上是阶级战争的温床。 七十多年来,这个加勒比海岛一直是供应充足的恒河猴群的家园,为研究压力和群体动态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两年的时间里,马斯特里皮耶里和他的博士生克里斯蒂·霍夫曼研究了70只雌性猕猴的皮质醇反应,所有这些雌性猕猴都是经验丰富的母亲。 定期从每个个体采集血样,并记录行为数据以确定母亲之间的支配等级。 该研究证实了早期的结果,表明所有母亲从怀孕到断奶结束都对压力有更高的反应。 然而,皮质醇水平的最大变化发生在等级最低的雌性猕猴中,是等级较高的雌性猕猴的四倍。 科学家们说,最可能的解释是缺乏控制。
霍夫曼说:“低等级母亲可能认为她们的幼崽比中高等级雌性猕猴更容易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威胁。” 然而,与等级较高的雌性猕猴不同,这些低等级母亲“在为后代提供保护的能力方面受到更大的限制”。
为了支持这种解释,该团队分析了该猴群十年间的死亡率记录,发现低等级雌性猕猴的幼崽在出生第一年死亡的可能性远高于高等级雌性猕猴的幼崽。 因此,低等级母亲生活在持续的恐慌状态中。 她们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后代受到危险群体成员的威胁,但她们却无能为力。 当她们的先天预警系统发出高度警报时,她们却无法采取行动,她们的焦虑 просто 增长,并因社会不平等而变得不成比例。
虽然这项关于卡约·圣地亚哥岛的最新研究没有关注母性虐待,但之前的研究表明,杀婴行为与极端母性压力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但是,这些发现适用于我们的物种吗? 毕竟,人类有能力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并设计政治制度来保护我们中最弱势的群体。 我们难道没有改善我们遥远的猴子表亲所面临的恶劣条件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再清楚不过了:人类与猕猴非常不同。 我们更糟糕。 人类不平等造成的焦虑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任何事物都不同。 为了强调这一点,罗伯特·萨波尔斯基抛开了所有的玩笑,在描述人类贫困对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时,出乎意料地变得严肃起来。
萨波尔斯基写道:“当人类发明贫困时,他们想出了一种压迫低等级人群的方法,这在灵长类动物世界中是前所未有的。”
在研究人类不平等和母性杀婴率的研究中,这一点显而易见。 世界卫生组织《暴力与健康报告》报告称,全球不平等与虐待儿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失业率高和贫困集中”的社区发生率最高。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另一项国际研究分析了来自17个国家的杀婴数据,发现“被研究女性的生活中存在明显的无力感、贫困和疏离感模式”。
美国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母性杀婴率最高(平均每10万活产婴儿中有8例死亡,是加拿大的两倍多)。 在对美国母性杀婴行为的系统分析中,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分校的迪安·高蒂耶和同事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获得这项可疑的荣誉,是因为“极端贫富差距有利于与压力相关的暴力”。 因此,母性杀婴率最高的不是最贫穷的州,而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州(例如科罗拉多州、俄克拉荷马州和纽约州,其比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到5倍)。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不平等实际上正在杀死我们的孩子。
与不平等相关的压力是否也在玛丽·斯塔斯奇孩子的死亡中发挥了作用?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位年轻女性当时的想法或感受,但根据记录了玛丽故事的米歇尔·奥伯曼的说法,这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奥伯曼说:“她会非常需要食物、衣服、住所和金钱。” “事实上,那个孩子遭受不幸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对玛丽·斯塔斯奇谋杀案的最终解释必然对我们来说仍然是难以理解的,但导致世界各地出现她现代对应者的条件正开始变得更加清晰。 即使人类和猕猴在2500多万年前拥有共同祖先,但它们可能对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
作为社会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深受其在给定社会中的地位的影响。 即使是像母亲和孩子之间那样不可分割的纽带,如果社会条件与她作对,也可能被切断。 如果我们真的重视社会中的母性,那么需要的不仅仅是帮助高危人群。 这将需要解决社会弊端的根源,并在这些风险开始之前就加以预防。
更新: Wired 的大卫·多布斯就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精彩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同意约翰逊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教训的结论。 但我怀疑停在那里是否会让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这些研究中更有趣的科学意义。 我怀疑停在那里是否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环境决定论的愿景。 它暗示环境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Friedman, S. (2005). Child Murder by Mother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a Research Agend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2 (9), 1578-1587 DOI: 10.1176/appi.ajp.162.9.1578
Gauthier, D., Chaudoir, N., & Forsyth, C. (2003).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maternal infanticid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4-1996 Deviant Behavior, 24 (4), 393-404 DOI: 10.1080/713840226
Hoffman, C., Ayala, J., Mas-Rivera, A., & Maestripieri, D. (2009). Effects of reproductive condition and dominance rank on cortisol responsiveness to stress in free-ranging female rhesus macaqu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DOI: 10.1002/ajp.20793
Maestripieri, D. (1994). Infant abuse associated with psychosocial stress in a group-living pigtail macaque (Macaca nemestrina) mother.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32 (1), 41-49 DOI: 10.1002/ajp.1350320105
Maestripieri, D. (1995). Assessment of danger to themselves and their infants by rhesus macaque (Macaca mulatta) moth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09 (4), 416-420 DOI: 10.1037/0735-7036.109.4.416
Maestripieri, D. (2000).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fant abuse and neglect in monkeys.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5 (3), 245-254 DOI: 10.1016/S1359-1789(98)00019-6
Maestripieri, D. (2010). Emotions, stress, and maternal motivation in prim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DOI: 10.1002/ajp.20882
Maestripieri, D., Lindell, S., Ayala, A., Gold, P., & Higley, J. (2005). Neu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hesus macaque abusive moth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ocial and maternal behavior.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9 (1), 51-57 DOI: 10.1016/j.neubiorev.2004.05.004
Oberman, M. (2002). Understanding Infanticide in Context: Mothers Who Kill, 1870-1930 and Today.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1973-), 92 (3/4) DOI: 10.2307/1144241
Sapolsky, R. (1998). 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图片来源:美狄亚准备杀死她的孩子们。 欧仁·德拉克罗瓦 (1862 年)。 美狄亚绘画,由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关于作者:埃里克·迈克尔·约翰逊拥有进化人类学硕士学位,专注于大型猿类行为生态学。 他目前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史博士生,研究进化生物学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的作品曾发表在《人类进化杂志》、《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发现》、《种子》、《今日心理学》、《野生动物保护》和《赫芬顿邮报》上。
他的博客是《灵长类动物日记》,在Facebook和 Twitter 上可以找到他:@ericmjohnson。 [图片经 Ben Jones Photography 许可使用]
所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