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即使你忘记了,你的大脑仍然记得

你最早记得的事情是什么?你当时几岁?发生了什么事?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一刻之前所有你记不起来的事情?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来源:doi: 10.3389/frym.2014.00014)

你最早记得的事情是什么?你当时几岁?发生了什么事?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一刻之前所有你记不起来的事情?或者在那一刻之后所有你已经忘记的事情?

也许你的家人说你过去常常拒绝吃黄色食物,连续六天听同一首歌,或者害怕你的叔叔超过一年。如果你不记得这些事情,它们是否仍然会在你长大过程中影响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发现,你早期的许多经历实际上塑造了你的大脑——所以即使你不记得某事,你的大脑也可能记得。

让我们思考一下语言的例子。

科学家想知道你最早能在多早区分来自不同语言家庭的婴儿。你认为他们能多快看出说法语家庭的婴儿和说德语家庭的婴儿之间的区别?一个月?三个月?一年?

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呢?

科学家记录了出生于说德语或法语父母的婴儿的哭声。他们将所有德国婴儿的哭声和所有法国婴儿的哭声分组,看看是否有规律——结果确实有!

看看下面婴儿哭声的图表。每次哭声只有大约一秒钟长,你可以看到曲线的最大部分——或者哭声最强烈的地方——在两组之间是不同的。德国婴儿开始时哭声更强烈,然后变得柔和,而法国婴儿最强烈的声音在结尾。

(来源:doi: 10.3389/frym.2014.00014)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婴儿在出生前大约三个月就已经能够听到声音了。他们听到周围人的声音,并且可以听到该语言的形状。他们无法理解单词,但他们可以听到声音是开始时强烈然后变得柔和,还是开始时柔和然后变得更强烈。这种形状已经开始影响他们创造语言的方式——即使在他们最早的哭声中也是如此。

我们听到的声音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开始影响我们——但是这些影响会持续多久?如果我们小时候听到一种语言,但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并且再也没有听到这种语言怎么办?即使我们不记得,我们的大脑会记得吗?

另一组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一群在中国出生,然后在六个月到两岁时被说法语的家庭收养的儿童和青少年。

这些儿童和青少年不记得中文了,但科学家想知道大脑中是否仍然存在早期接触这种语言的证据。

科学家已经知道,我们的大脑有不同的区域来处理我们需要它帮助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听、看、闻、呼吸、走路、阅读、识别面孔和理解声音。当你需要理解声音时,你通常会使用大脑右半部分的区域。当你试图理解语言时,你通常会使用大脑左半部分的两个专门区域。

大脑左半部分的语言区域(来源:doi: 10.3389/frym.2014.00014)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扫描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看看当他们听到中文单词或其他听起来像中文单词的声音时,他们正在使用哪些区域。这些儿童和青少年来自三个组

1. 在中国出生并在幼年时被加拿大蒙特利尔收养,此后只学习法语的孩子

2. 一直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从未学习过中文,并且只学习过法语的孩子

3.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出生,最初学习中文,然后在年幼时又增加了法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

在研究这三组人的大脑时,科学家们看到了学过中文的两组人和从未学过中文的那组人之间的明显差异。

所有三组人都可以清楚地区分声音——他们知道这些声音彼此不匹配——但他们使用大脑的不同部分来弄清楚这一点。从未学过中文的那组人使用了大脑的右半部分——用于处理非语言声音的部分。而两组在很小的时候听过中文的人实际上都使用了大脑左半部分的特殊语言区域。

即使是超过十年没有听过中文的孩子和青少年也使用了大脑的语言部分——他们的大脑仍然识别出中文并将其视为一种语言!

下次你看到婴儿和幼儿时,想想这一点。他们听起来已经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幼儿不同——即使是那些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此外,当你和他们说话时——即使他们不记得——你也在帮助塑造他们大脑的语言部分,这种塑造将持续很长时间。所以不要害怕和他们说话,想想一些有趣的话来说。

来源

Brauer J (2014) 大脑与语言:我们的大脑如何交流。 前沿青少年思维。2:14. doi: 10.3389/frym.2014.00014

Intagliata,C. (高级制作人). (2014年11月21日). 早期语言的幽灵可能在大脑中徘徊[音频播客]。检索自 http://www.sciencefriday.com/

Amanda Baker i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and outreach advocate. She has a geoscience Ph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has managed open-access, academic journals as well as the outreach journal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S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content for kids, from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magazines like Smore. She has served as a Science Olympiad national event supervisor and taught a first-year writing seminar on sustainable earth systems while at Cornell.

More by Amanda Baker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