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这种仅被称为Pennantia baylisiana的树种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植物。事实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曾经这样称呼它。野外仅存一棵树,位于新西兰海岸附近的三王群岛之一,自 1945 年以来,它就孤零零地坐落在那里。它曾经并不如此孤独,但人类将山羊引入岛屿,山羊吃掉了该物种的所有其他成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试图培育更多的P. baylisiana树木,但除了让插条生长外,简单的生物学原理成为了障碍:人们认为这棵树是雌性的,而且似乎需要雄性才能正常产生果实和种子。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准备该物种的恢复计划时,新西兰环保部 (DoC) 的科学家彼得·德朗格发现了几条有趣的信息。首先,新西兰大陆的园丁拥有几棵P. baylisiana幼苗(全部是从原始植株的插条克隆而来),这证明它们是该物种的纯正范例,而不是最初认为的其他Pennantia物种的杂交种。其次,其中一棵幼苗在人工授粉后实际上结出了果实。这让德朗格得出结论,野生的树可能并非真的是雌性。此外,大约在同一时间发表的类似研究表明,这棵树是雌性的,但似乎也带有低水平的雄性特征,使其能够自行授粉。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从那时起,大陆苗圃出售了数百棵P. baylisiana幼苗,但科学家们推迟将树木或种子带回三王群岛,因为担心引入疾病或真菌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能会损害健康的野生树木。
但今年,德朗格和他的团队带着种植 1,600 粒P. baylisiana种子的意图返回三王群岛。德朗格说,这些种子经过精心准备,以消除任何疾病的可能性。“我们去除了果肉,将种子风干,然后在层流罩中用 10% 的次氯酸盐和 70% 的乙醇清洗。我们发现种子经过这种处理后发芽良好,初步筛选显示没有病毒或其他疾病的证据。”
因此,P. baylisiana种子正在返回它们的故土,并且希望新的树木很快就会随之而来。预计种子需要 6 到 10 年才能长大到足以自行开花。该项目将持续到他们拥有 500 棵可存活的成年树木为止。
德朗格说,这个阶段令人兴奋,但仍然存在风险。“当然,这一行动并没有解决所有幼苗都来自一棵树的事实,”他说,“因此该物种受到了严重的瓶颈限制”,这意味着它缺乏遗传多样性,而遗传多样性可以在长期内保护它免受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我们知道该物种是多倍体[具有额外的染色体],所以希望它具有足够的适应力。”
与此同时,德朗格报告说,他的同事们在该岛上并没有闲着。环保部的植物学家珍妮·柯林斯在原始树附近种植了几棵插条,其中几棵已经生长,并在她的帮助下结出了果实。“虽然鸟类可能拿走了大部分成熟的果实,但她设法得到了一些并在田间播种,”德朗格说。虽然幼苗生长了,但不幸的是在一年内就死了。“虽然这听起来没有希望,但当您考虑到这些岛屿实际上难以到达,而且到达那里并进行这类工作成本很高,并且您需要每年访问三到四次时,她的工作简直太出色了,”德朗格说。
照片:最后一棵野生Pennantia baylisiana树。照片由托尼·西尔贝里拍摄。经许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