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大飞狐(Pteropus vampyrus)翼展超过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但这个体型并没有帮助它。事实上,这种巨大的果蝠已成为捕猎的目标,每年有如此多的果蝠被猎杀,以至于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该物种现在面临可能的灭绝。
这项研究由纽约市野生动物信托基金的乔纳森·H·爱泼斯坦领导,发表在8月25日在线版的《应用生态学杂志》上。它被称为首个研究亚洲果蝙蝠的同类研究。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大飞狐分布在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柬埔寨在内的国家。仅在马来西亚,每年就有22,000只蝙蝠被合法猎杀,还有数量不明的蝙蝠被非法猎杀。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声明中,爱泼斯坦表示,这种猎杀程度对该国蝙蝠的数量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并将摧毁这个生态上重要的物种。
关于其生态重要性,爱泼斯坦告诉 BBC,蝙蝠“吃水果和花蜜,这样做它们会散播种子并为树木授粉。因此,它们对热带雨林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将飞狐列为“近危”,该名录指出,该物种“数量正在显著下降……因为在其大部分分布范围内,它因食物而被过度捕捞,并且由于其原生森林栖息地持续退化。” IUCN 的研究表明,飞狐种群数量“可能在 10 年内下降了不到 30%”。
爱泼斯坦和他的团队发现,蝙蝠为了寻找食物会远距离迁徙,并在栖息地之间迁徙数百公里。这常常使它们跨越国界。该物种在邻国泰国受到保护,但在其他邻近国家允许捕猎。
爱泼斯坦表示,使用计算机模型,大飞狐可能在短短六年内灭绝。
为了拯救马来西亚的这一物种免于灭绝,爱泼斯坦和他的同事呼吁暂时禁止狩猎。根据野生动物信托基金的说法,“马来西亚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部参与了这项研究,目前正在根据这项研究审查狩猎政策。”
图片:大飞狐(Pteropus vampyrus),来自 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