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本周决定不制定任何新的国际贸易限制来保护五种濒危鲨鱼物种,所有这些物种都因其在中国美食鱼翅汤中的用途而备受推崇,或者,正如我所说的那样,“碗里的灭绝”。
鱼翅汤对于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来说尤其令人反感,因为鲨鱼“割鳍”仍然是世界上最具争议的狩猎或捕鱼活动之一。鲨鱼被捕获,它们的鳍被切掉,身体(不受重视)被丢回海里——通常还活着,在那里它们遭受可怕的死亡。
被拒绝保护的鲨鱼包括三种濒危双髻鲨(扇形、大锤头鲨和平滑双髻鲨)、远洋白鳍鲨和棘角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提案本应将这些物种添加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该附录对如果贸易不受严格控制就将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施加非常严格的进出口限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CITES再次未能听取科学家的意见,”野生动植物贸易监测网络TRAFFIC International的全球海洋项目协调员格伦·桑特在一份准备好的声明中说。“今天不将所有这些鲨鱼列入名单的决定对这些物种来说是一场保护灾难。在某些地区,这些鲨鱼的种群数量下降了 90% 以上,其中许多是非法捕获的,注定最终会进入鱼翅贸易。它们因其高价值而被盯上。”
根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a最近的一份报告,香港每年进口多达1000万公斤鱼翅,相当于多达7300万条鲨鱼。渔民从 87 个不同国家进口的鱼翅,每个可以卖到 1300 美元以上。反过来,鱼翅汤每碗售价超过 100 美元。
海洋保护组织Oceana渔业活动经理伊丽莎白·格里芬在准备好的声明中说:“国际鱼翅贸易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正在将许多鲨鱼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 “双髻鲨主要因其鱼鳍而被捕捞。双髻鲨鱼鳍是香港市场上交易最常见的鱼翅之一。这些鲨鱼物种受到国际消费者对鱼翅汤需求的威胁。”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确实同意将一种鲨鱼物种——鼠鲨添加到附录二中。“鼠鲨终于获得了它们迫切需要的贸易保护,”海洋保护组织Oceana野生动物科学家丽贝卡·格林伯格说。“如果没有贸易限制,这些鲨鱼物种将被推向灭绝。海洋、生计和当地经济都依赖于这些物种。”
上周,日本和其他成员国辩称,这将损害较贫穷的经济体,因此一项旨在提高鲨鱼贸易透明度的早期提案也被否决。
图片:一名 NOAA 探员正在清点没收的鱼翅,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