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盗猎接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Traffic) 的一份新报告(PDF),来自亚洲的旺盛需求已将犀牛盗猎推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该报告于上周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会议上发布。

犀牛角在中药中被视为珍品,被吹捧为壮阳药和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药物。

根据该报告,2008 年南非和津巴布韦至少有 162 头犀牛遭到非法猎杀。2009 年前六个月又有 62 头犀牛被盗猎。仅这两个国家在此期间的平均盗猎数量为每月 12.4 头犀牛,是 2000 年至 2005 年非洲大陆每月平均盗猎 3.5 头犀牛(六年期间总计 252 头犀牛)的三倍多。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除了盗猎之外,报告还发现,在南非合法的狩猎运动中作为战利品收集的犀牛角也流入了非法市场。

从历史上看,许多被盗猎的犀牛角最终流向中东,在那里它们被制成仪式匕首的柄。但亚洲医药,特别是越南,现在似乎正在驱动非法贸易。报告指出:“运往亚洲目的地的非法犀牛角贸易正在推动这种杀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越南、中国和泰国国民持续参与从非洲非法采购和运输犀牛角。” 报告将大部分此类活动归咎于有组织犯罪。

非洲的犀牛数量一直在上升,但这些组织表示,盗猎活动的增加是一个“主要关切”,他们呼吁加强执法,更好地保护野生犀牛,并改进对合法狩猎运动中获得的犀牛角的追踪。

南部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在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物种,种群数量约为 17,000 头。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被列为极危物种,种群数量接近 4,000 头,高于 20 年前的 2,500 头。

图片:白犀牛,来自维基百科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