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中国野外仅存120条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鳄鱼物种。
但现在,野外研究人员对该物种的生存抱有更高的希望,因为他们发现扬子鳄不仅在扩展栖息地,而且还在成功繁殖。调查队在多年未发现该物种的地区发现了鳄鱼的踪迹,“我们首次发现了野生幼鳄,” 中国东部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汪朝林本周末告诉中国新华社。“通常它们的存活率只有2%。幼鳄的发现表明该物种的数量正在增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先前的研究由野生动物保护学会进行,发现在2002年,中国鳄鱼的数量以每年4%到6%的速度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种群分布分散,且没有超过10条鳄鱼的群体。
据《人民日报》报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就曾有多达3000条野生鳄鱼。当人类开发其栖息地时,该物种迅速减少,并且它们因食用为控制有害动物数量而被毒死的鼠类而死亡。到1980年,仅剩下500到750条鳄鱼。
中国于1979年率先采取行动保护扬子鳄——这是美国境外世界上唯一的鳄鱼物种——当时那里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捕获了200条鳄鱼,并在安徽建立了中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从那时起,圈养种群已经爆发式增长到10,000多条。圈养鳄鱼经常且合法地进入食品市场,据2008年5月《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它们的肉被认为可以治疗感冒和预防癌症。
汪朝林告诉新华社,这种新发现的增长可以归因于繁殖计划以及向野外放生了几十只圈养繁殖的鳄鱼——每年约六只,尽管有人担心自然保护区的一万条鳄鱼可能会因生活在封闭区域而面临一些近亲繁殖问题,尽管根据路透社最近的报道,尚未出现任何迹象。
汪朝林表示,他现在希望在未来十年内看到扬子鳄的野生种群增加到300条。
图片:扬子鳄,通过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