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猎和栖息地丧失正在对婆罗洲云豹造成影响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当婆罗洲云豹(Neofelis diardi)于2006年首次被确认为独立物种时,它几乎立即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易危”物种。仅仅四年后,来自婆罗洲岛上三个国家之一,也是我们最少听说的国家文莱的证据表明,这种珍稀猫科动物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很快会将其进一步推向灭绝的边缘。

根据《文莱时报》的两篇独立报道,婆罗洲云豹正受到盗猎森林砍伐的双重严重威胁,森林砍伐正在摧毁它们的栖息地。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婆罗洲森林砍伐与猩猩有关的新闻,这些新闻通常来自控制该岛近四分之三的印度尼西亚。文莱仅占婆罗洲的1%,约5700平方公里。然而,我们很少听到关于文莱物种的新闻,因为这个国家对媒体不太友好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根据文莱《野生动物保护法》,猎杀云豹或出售其身体部位已属违法,但文莱达鲁萨兰大学(U.B.D.)的野生动物专家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要么不知道这项法律,要么根本不在乎。“一些当地猎人告诉我,他们会猎杀云豹,然后以数千美元的价格出售它们的皮,”该大学的Ang Lee Bian告诉《泰晤士报》。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处罚是一年监禁和2000美元的罚款。该法案很少被执行甚至宣传,其年代早于婆罗洲云豹的科学发现,仍然将其称为相关物种,即名称相似但更简单的“云豹”(N. nebulosa),但实际上婆罗洲根本不存在云豹。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说法,婆罗洲云豹因其毛皮和牙齿(猫科动物中最大的)而备受重视,而它们的骨骼则被用于传统亚洲医药。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在中国、缅甸(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尼泊尔和泰国都发现了出售云豹皮的情况。

与此同时,婆罗洲云豹的大部分森林栖息地正在被砍伐,既为了非法木材,也为了给棕榈树种植园(通常也是非法的)腾出空间,迫使云豹更接近人类居住地,甚至进入人类居住地。有人在人口稠密的穆金拉比地区观察到一只这样的云豹,白天曾多次发现它的踪迹。“这种动物是夜行动物,”文莱达鲁萨兰大学高级讲师约瑟夫·查尔斯告诉《泰晤士报》。“如果它们来到某个地方[社区],要么是饿了,要么是无法在任何地方平静地睡觉[或者]受到了非常大的干扰。”

婆罗洲云豹生活在婆罗洲和附近的苏门答腊。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