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宝石:令人惊艳的美丽蜗牛在被发现后即刻灭绝

你需要有非常好的视力才能看到来自拟捻螺属的微小蜗牛。这些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小得几乎不可能的腹足纲动物只有一两毫米宽,但它们以惊人的美丽弥补了尺寸上的不足。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你需要有非常好的视力才能看到来自拟捻螺属的微小蜗牛。这些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小得几乎不可能的腹足纲动物只有一两毫米宽,但它们以惊人的美丽弥补了尺寸上的不足。本周发表在ZooKeys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描述的31种拟捻螺属物种,都具有令人惊叹的复杂形状的扭曲和螺旋外壳。它们的外壳也非常薄,在阳光下几乎会发光。荷兰博士生Thor-Seng Liew因其华丽的卷曲和装饰,称这些蜗牛为“微型宝石”——其中10种是科学界的新发现,许多都濒临灭绝。

不幸的是,这些微小的蜗牛生活在非常小的微生境中,而这些微生境正在迅速消失。正如Liew和他的合著者在论文中描述的那样,这些蜗牛只生活在石灰岩山丘上,而石灰岩山丘不仅在东南亚相对稀少,而且还被积极开采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这些物种中的大多数栖息地仅限于个别的石灰岩山丘,这使得它们特别容易受到栖息地丧失和灭绝的影响。

事实上,该论文报告说,1952年首次发现的一个物种,P. sciaphilum,现在已经灭绝。它唯一的栖息地在2003年被采石场破坏。作者警告说,另一个物种,P. tenggekensis,在这篇论文中首次被科学界描述,也面临着持续采石的威胁,可能无法存活到今年年底。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总共,论文中描述的31个物种中有6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一个处于濒危状态,而作者警告说,另外三个应该被认为是易危的。(这些评估尚未添加到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

描述这些蜗牛的107页论文本身就非常惊人。它将之前被称为亚属的Opisthostoma蜗牛提升为完整的拟捻螺属。之前描述的21个物种的分类学都经过了修订,并且对10个新物种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包括通过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更广为人知的是CT扫描)开发的它们的贝壳的3D模型,以及每个物种的DNA条形码。

顺便说一句,这是关于这些微型宝石的两篇论文中的第一篇。第二篇尚未安排,将描述生活在苏门答腊的另一批拟捻螺属物种。我想即使是描述最小的物种也需要大量的研究。

照片由Thor-Seng Liew拍摄。根据知识共享许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众科学,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