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印度的三种秃鹫几乎已从该国的天空中消失。在过去的20年中,几乎所有印度秃鹫都已死亡,成为意外中毒的受害者。秃鹫以食用已用一种名为双氯芬酸的消炎药治疗过的死牛和其他牲畜为食,双氯芬酸导致秃鹫肾衰竭。不幸的是,直到2004年才发现秃鹫数量下降的原因,那时秃鹫种群早已遭到破坏。
现在,印度拯救其秃鹫物种之一——细嘴兀鹫(Gyps tenuirostris)的尝试标志着首次成功。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报道,“去年二月在西孟加拉邦贾尔派古里区拉贾巴特卡瓦森林的秃鹫保护育种中心饲养的六对稀有物种之一中诞生的一只幼雏现在很健康。”
该项目由孟买自然历史学会运营,目前正在饲养23只成年和幼年细嘴兀鹫,这些兀鹫是在过去四年中从野外捕获并移走的。据估计,野外仍存在的这种鸟类的交配对不足200对。如果能够在圈养环境中饲养足够多的鸟类,它们将被释放到野外以增加剩余种群的数量,尽管这一步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该保护项目还饲养了19只长嘴兀鹫(Gyps indicus)和49只白背兀鹫(Gyps africanus),旨在为这三个物种中的每一种创建25对“创始种群”。
秃鹫的大规模死亡给整个印度带来了可怕的后果。由于没有秃鹫吃牛的尸体(牛死后就被随意丢弃),其他掠食者填补了这一空白。近年来,野狗的数量激增,街道上增加了550万只犬类。去年发表在《生态经济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表明,野狗的大量增加已导致数千万人遭受袭击,并可能导致多达47,300人死于狂犬病。
印度在2006年禁止了兽用双氯芬酸,但兽医和农民只是转而使用用于人类的该药物版本,据PTI称,秃鹫种群继续以每年高达40%的速度下降。即使在印度最少量的使用双氯芬酸也会威胁到未来的秃鹫;根据国际鸟盟的数据,计算机模型显示,如果每760具牲畜尸体中只有一具含有双氯芬酸残留物,秃鹫将继续以目前的速度死亡。
图片:圈养繁殖计划中的细嘴兀鹫,摄影:戴夫·迪克,国际鸟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