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放弃希望,在污染的长江中停止繁殖

当一个濒危物种停止繁殖时,你就知道它的末日可能屈指可数了。在中国,极度濒危的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显然已经开始倒计时。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当一个濒危物种停止繁殖时,你就知道它的末日可能屈指可数了。在中国,极度濒危的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显然已经开始倒计时。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在污染严重且筑坝的长江中,仅剩下约 100 条这种大型鱼类。更糟糕的是,该研究院发现中华鲟在 2013 年根本没有自然繁殖。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卵或幼鱼的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缺乏繁殖,该物种目前正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

这与 50 或 60 年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当时长江及其附近河流存在健康的鲟鱼捕捞业。但污染和水坝的建设迅速造成了损失。到 1970 年代后期,鲟鱼数量已降至估计的 10,000 条成年鱼。1980 年代,葛洲坝切断了长江上游,阻碍了鲟鱼的洄游路线,导致数量再次下降。到 1984 年,产卵的成年鲟鱼数量已降至 2,200 条以下。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存在。


中国确实试图通过法律保护鲟鱼,并用数百万条人工饲养的幼鱼甚至最近孵化的幼虫来补充野生种群,以阻止这种下降趋势。这种做法持续了几十年,但似乎徒劳无功。2009 年发表的研究表明,长江受污染的水道正在导致鲟鱼畸形、幼虫畸形和卵量减少。此外,由于长江上船只和渔船往来频繁,许多鱼因螺旋桨撞击或渔网而死亡。

中华鲟物种似乎已经存在了近 1.4 亿年,几乎没有变化。虽然它几乎肯定会在圈养环境中存活下来,但它在野外的最后一个世纪似乎已经到来。

此前在“灭绝倒计时”中

图片:Shankar S. 经 Flickr 提供。根据 Creative Commons 许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众科学,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