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大众科学) 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大众科学) 的观点
自 2006 年首次出现以来,致命的真菌感染——白鼻综合征 (WNS) 已导致超过一百万只蝙蝠死亡。小棕蝠 (Myotis lucifugus) 曾是一种常见的物种,是受灾最严重的物种之一,现在可能因这种疾病而面临灭绝。因此,科学家和保护团体于 12 月 16 日向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FWS) 提交了一份紧急请求,要求根据《濒危物种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 保护小棕蝠。
波士顿大学生物学家 托马斯·H·昆兹 (Thomas H. Kunz) 在一份预先准备好的声明中说:“由于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小棕蝠在其东北部核心分布区正面临迫在眉睫的灭绝危险,而且该物种很可能在整个北美面临灭绝危险。” 今年早些时候,昆兹发表了一项研究,预测小棕蝠将在 16 至 20 年内灭绝。昆兹和波士顿大学的蝙蝠科学家乔纳森·D·莱克哈德 (Jonathan D. Reichard) 现在已向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 (FWS) 提交了他们自己独立的小白鼻蝙蝠 状况评估 (PDF),显示该物种的风险有多严重。他们的报告称,在一些存在白鼻综合征 (WNS) 的蝙蝠洞穴中,死亡率接近 100%。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 (FWS) 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 全国通讯负责人安·弗罗绍尔 (Ann Froschauer) 说,物种的紧急名录确实会发生,但不是很频繁。“鉴于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 的紧迫性以及最近关于小棕蝠种群预计数量下降的信息,管理局致力于快速审查科学信息,包括已发表的信息以及这些组织提供的信息,以评估小棕蝠和其他受白鼻综合征 (WNS) 影响的蝙蝠物种的状况,”她在一份预先准备好的声明中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那么,将小棕蝠列入濒危物种名单实际上会对该物种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询问了生物多样性中心 (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的保护倡导者莫莉·马特森 (Mollie Matteson),该中心是紧急请求背后的保护团体之一。她的回答很长,但值得完整转载:
首先,列入名单意味着联邦政府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损害并支持恢复。如果没有列入名单,几乎没有监管机制可以迫使政府积极主动地保护和恢复特定物种。当该物种有争议、默默无闻或未被充分重视,或者当保护该物种可能会给某人带来不便或花费金钱时,拥有这种工具对于物种保护尤为重要。《法律》提供了一种保护那些(在这种情况下,是濒危物种)在我们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中否则将没有“发言权”的物种的方法。
其次,这种问责制意味着政府必须展示它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该物种,并且为了采取行动,通常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这项工作。列入名单通常会为保护措施带来资金。就小棕蝠而言,最紧迫的需求之一是对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 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资金充其量是不够的。
第三,通常会指定该物种的关键栖息地。物种需要觅食、繁殖和进行生命周期其他重要方面的场所。就小棕蝠和其他受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 影响的蝙蝠物种而言,它们需要安全的冬眠场所。指定小棕蝠的关键栖息地将保护其生存和恢复的关键地点。正如随附的文件所述,关键栖息地对物种的恢复大有帮助。
第四,物种列入名单之后通常会制定恢复计划。这是一份关于如何保护该物种并将其培育回稳定、健康的种群水平的“地图”。随附的文件还说明了制定了恢复计划的物种比没有恢复计划的物种表现更好。
第五,物种列入名单只是更多地关注特定物种的困境,并以这种方式,有助于引起更多对其生存的关注,以及更多对其需求的关注。提高公众意识是物种列入名单的重要益处。
与此同时,本月发表在 BMC 生物学 (BMC Biology)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更多关于白鼻综合征 (WNS) 为何如此致命的信息。研究发现,白鼻综合征 (WNS) 真菌正在破坏蝙蝠翅膀上的皮肤膜,并由此破坏了许多对动物冬眠期间生存至关重要的身体机能。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 (U.S. Geological Service National Wildlife Health Center) 的主要作者卡罗尔·梅特耶 (Carol Meteyer) 告诉 奥尔巴尼时报联盟 (Albany Times Union):“蝙蝠的翅膀显然对于飞行至关重要,但它们在体温、血压、水平衡以及血液和气体循环与交换等基本功能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发现,白鼻综合征 (WNS) 与致命的 壶菌 (chytrid fungus) 有许多相似之处,壶菌正在摧毁世界各地的两栖动物种群。
小棕蝠能从这种致命的真菌和最终的灭绝中被拯救出来吗?只有时间会证明。
照片:患有白鼻综合征 (white-nose syndrome) 的小棕蝠。由纽约州环境保护部 (New York Dep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的阿尔·希克斯 (Al Hicks) 拍摄,由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 (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