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最新更新包含一个非常罕见的胜利:阿拉伯羚羊(Oryx leucoryx)已从濒危类别升级为易危。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该物种在几十年前还处于野外灭绝状态。最后一头野生阿拉伯羚羊于1972年被射杀。自那时以来,密集的保护和重新引入工作已将该物种的野生种群增加到1000只。
这是首次有曾被列为“野外灭绝”的物种越过濒危类别(阿拉伯羚羊自1986年以来一直被列为濒危类别)直接升级到易危类别。
阿拉伯羚羊曾广泛分布于中东地区,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遭到过度捕猎,以至于仅剩下动物园中的个体。经过圈养繁殖后,1982年在阿曼开始了重新引入工作。1996年至1999年期间短暂的偷猎导致200多只阿拉伯羚羊死亡,之后该国剩余的动物被安置在保护围栏中。该物种后来在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重新引入,并在那里繁衍良好。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阿布扎比环境署署长拉赞·哈利法·穆巴拉克在一份准备好的声明中表示:“将阿拉伯羚羊从灭绝边缘拉回来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也是一个真正的保护成功故事,我们希望这一故事能在其他受威胁物种身上多次重演。”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IUCN红色名录的数据如何为实地保护行动提供信息,从而带来切实和成功的结果。”
IUCN上次评估阿拉伯羚羊是在2008年,当时建议如果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则今年将该物种移至易危类别。自那时以来,数量有所增加。
红色名录最新更新的其他亮点包括新增19种两栖动物,其中8种被列为极危,包括来自秘鲁的丑角蟾蜍Atelopus patazensis和来自危地马拉的矮鲵Dendrotriton chujorum;首次评估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爬行动物,它们受到镍矿开采和外来物种的威胁;以及对所有248种已知龙虾物种的评估。许多评估没有找到关于给定物种的足够信息,无法将其置于特定的威胁类别中。因此,它们将被列在红色名录中的“数据缺乏”类别下。例如,35%的龙虾物种被列为数据缺乏,新喀里多尼亚三分之二的爬行动物也是如此。
IUCN全球物种计划主任简·斯玛特在一份准备好的声明中表示:“极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对鲜为人知的物种的调查,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我们就无法确定它们的灭绝风险,因此也无法制定或实施有效的保护行动,从而防止这些物种完全消失。”
图片:阿拉伯羚羊,David Mallon 摄,由 IUC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