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STAR-2012:霜晶和漂移物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4月9日: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工作开始了。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检查雪况,组装并测试了我们的地面激光雷达,并处理了一些遗留的后勤问题(比如确保在飞机到达之前,十桶航空燃料能运到)。

检查雪况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作为探险队的负责人,我被分配了这项任务。我已经做了 30 年的雪坑考察。雪坑是指你在雪中挖的一个洞(如果你接受过我导师的训练,这个洞必须整齐,墙壁非常垂直,并且有直角),你可以观察雪层(图 1)。

这些雪层是冬季事件的层理记录——风事件、降雪和融化。如果你知道该看什么,冬天的整个故事都在那里,但这需要训练有素的眼睛。雪坑里的雪层是白色的……线索是细致而微妙的……不像土壤坑或地质岩层那样有明亮的颜色对比。尽管如此,经过实践,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观察这些雪层,并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为了帮助解释雪坑,我们使用各种技巧来描绘和突出雪层。例如,使用刷子,我们拂拭坑面(图 1)。

这会扫除较弱雪层的物质,使较硬的风成雪板更加突出。另一种方法是反向切割雪坑,让阳光穿过雪层,这本质上与我们在光桌上看雪层剖面效果相同(图 2)。刷拭和光照都倾向于突出雪层之间颗粒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雪变质的差异造成的。令人惊讶的是,雪层纹理的形成很少是因为初始降雪的性质。第三种更新的方法来揭示雪层,是使用近红外相机拍摄坑面,这种相机对由于颗粒大小差异引起的光反射变化非常敏感。不幸的是,这种方法需要后期处理,因此没有其他方法的即时性。

自然界中有几十种类型的雪层(不要与雪花混淆,雪花也有很多种):新雪层、最近的雪层、细粒雪层、融化簇、冰层、霰。还有霜晶:地表霜晶和深层霜晶。事实证明,后两者在北极都很常见,稍后我会解释原因,但首先要声明:这种类型的霜晶与另一种类型截然不同,后者更常见于黑帮电影等中。

“霜晶”(hoar)这个词与“灰白”(hoary)这个词有关,意思是灰色、古老和受人尊敬的。显然,霜晶羽毛和老人胡须之间的相似性导致了该词在冰雪科学中的使用。霜晶羽毛是华丽的,虽然通常是扁平或蕨类状的,是在寒冷静止时期在表面上凝结的霜晶(图 3)。

地表霜晶与霜晶羽毛相似,但它在寒冷、晴朗的夜晚形成于雪盖表面。深层霜晶同样华丽,但更具立体感(图 4),它在整个冬季形成于雪盖底部(因此称为“深层”)。

 

北极雪盖中深层霜晶的比例如此之高,并且经常形成地表霜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很冷。在冬天,这是一个寒冷的地方并不奇怪,即使春天来临(就像现在一样),夜晚仍然可能非常寒冷。冷空气会产生温度梯度。雪表面可能为 -30°C,而雪底为 -10°C。

热量从暖处移动到冷处,水分也遵循相同的梯度,因此水分以水分子形式不断向上移动,从雪下相对温暖的地面通过多孔的雪盖,在晶体的下侧凝结,导致它们生长(并具有锋利的边缘),并从晶粒顶部升华,使顶部变圆。就地表霜晶而言,在寒冷、晴朗的夜晚,雪表面会因长波辐射而冷却,并很快成为周围最冷的表面。

任何从下方向上迁移或从上方向下迁移的水分都会凝结成地表霜晶。这三种类型的晶体都很华丽,具有锋利的边缘和轮廓分明的面,因为它们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不是限制因素:相反,晶体的动力学控制着生长(另一个博客的好话题)。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三种情况下的美丽晶体。

这些是霜晶……地表霜晶、深层霜晶、霜。虽然它们可以在许多下雪的地方找到,但它们可以在北极地区找到最佳状态。

北极地区另一种常见的雪层是风成雪板,它也可能非常惊人。在最近一篇客座博客文章中,我写了关于暴风雪以及风是如何移动雪的。吹雪的沉积结果是沙丘、风成雪板、雪丘和新月形沙丘。

许多人看到过新月形沙丘,但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一个移动的雪或沙丘,其角或翼指向顺风方向。今年冬天,当我从阿拉斯加西部飞回来时,我看到一片新月形沙丘(图 5)从山上移动到一条小溪中。

每个新月形沙丘大约长 10 米。我提到这些是因为今天,当我们在气象塔卸下网络摄像头时,我们发现我们很幸运地捕捉到了新月形沙丘穿过视野的画面(图 6 电影片段)。

新月形沙丘似乎在雪和风暴结合的早期形成,当时雪很容易被输送。之后,新月形沙丘的雪会烧结(结合)并稳定下来。然后,如果风力增大,就会形成雪丘,一种美丽的雕刻侵蚀形式的雪(图 7)。

在雪坑中,雪丘和新月形沙丘都不容易识别。雪坑中最常见的是风成雪板……坚硬、结合良好的雪层……有时结合得非常好,以至于只能用尖头的钢铲挖开(图 8)。

并非只有我们这些在北极地区思考风成雪板。像这种麝牛(图 9)和驯鹿这样的大型动物必须穿过这些坚硬的雪板才能找到食物。

坚硬的风成雪板会使这项工作过于繁重,因此它们非常擅长找到雪板薄或不存在的地方……甚至比北极的冰雪科学家更擅长。但是明天将更多地讨论这个过程(称为撞击坑)。

About the Author: Matthew Sturm first came to Arctic in 1973 aboard the U.S. Coast Guard Icebreaker Northwind. He is now the Senior Scientist at the U.S. Army Cold Regions Laboratory-Alaska where he studies snow and climate. He is the author of Apun: The Arctic Snow (University of Alaska Press), A Teachers Guide to Arctic Snow (University of Alaska Press), and Finding the Arctic, a science adventure travel book available in Jun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 can be reached at matthew.sturm@usace.army.mil.

More by Matthew Stur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