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1996年,资深训犬师简·唐纳森(Jean Donaldson)与沃尔特·迪士尼展开了一场“战斗”。唐纳森在她著作《文化冲突:理解人与狗之间关系的一种革命性新方法》的开头解释说,人们仍在接受一个虚构的、沃尔特·迪士尼版本的狗狗。按照迪士尼的说法,狗狗“非常聪明,有道德感,能够计划和执行复仇,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且理解沃尔特家中物品的价值。” 沃尔特·迪士尼对狗狗,以及对一般动物的刻画,往往缺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涌现的大量丰富的动物行为研究成果。布鲁托不是一只典型的狗狗,旅鼠也不会自杀(暂时,让我们回避关于高飞是不是狗的讨论)。
唐纳森撰写《文化冲突》时,犬类行为和认知研究领域刚刚起步。如今,动物行为和认知期刊充斥着对家犬及其野生同类的研究。我开玩笑说,学术期刊《动物认知》应该改名为《狗狗认知》,因为它发表了大量的狗狗研究(我知道这个笑话并不好笑,所以这里有一些敲门笑话)。
但是,即使面对关于狗狗行为、认知、学习和有效训练技术的新发现,为什么家犬仍然被过度简化?这是我上周在捷克共和国的奥洛穆克学术电影节上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为期六天的国际项目,将科学传播和科学电影结合在一起。在我的演讲中,我提醒听众,媒体对狗狗研究的解读并不总是来自于研究本身。这里有一个例子。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2013年,丽莎·霍恩(Lisa Horn)和她在维也纳的聪明狗实验室的同事们,研究了犬-人关系中一个被称为“安全基地效应”的特定部分,这个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中期在人类婴儿和他们的母亲之间进行研究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在依恋对象(即母亲)在场的情况下,婴儿更有可能探索、调查并与新的环境互动。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认为,“安全基地效应是依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对于平衡正在成熟的婴儿对世界的探索以及与照顾者保持亲近至关重要”(Horn et al. 2013)。
去年,维也纳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狗狗的“安全基地效应”。他们发现,像孩子一样,狗狗在主人在场时表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并且更倾向于操作玩具,从而支持了主人可以为狗狗提供“安全基地”的观点。
当出现这样的研究时,研究人员和爱狗人士都应该竖起耳朵。我和我的同事需要考虑到,在我们研究期间,主人的在场与否会影响狗狗的行为,主人甚至会影响狗狗的动机,并最终影响测试结果。如果狗狗的主人留意,他们会发现“安全基地效应”正在发挥作用。例如,想象一下一只狗在商店外等待某人出来。许多狗狗在“等待模式”下根本不感兴趣与任何人或任何事物互动;甚至一只松鼠也可能完全被忽视(有时)。
当我在商店外看到一只狗等待一个走进商店的人时,我也会进入等待模式。我知道当它们的主人不在视线内而在商店里时,那只狗对我感兴趣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当那个人回来后,并且在狗狗有机会说“你好!很高兴你回来了!”之后,狗狗更倾向于探索环境,这可能包括我!是的,我在衡量一只狗是否会飞奔过来并用它自己的特殊方式说“你好!!!你是谁?!我可以闻闻你的胯部吗!?!”时会考虑安全基地效应。
媒体对此项研究有不同的看法。《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其报道的开头写道:“把我们的狗当成我们的婴儿对待,事实证明,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霍恩等人(2013)并没有调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狗——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复杂的问题,其他的研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这项研究调查了狗如何“对待”主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评估并不符合霍恩的研究,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研究和一般的研究过程。该报纸选择了一个有趣且细致的话题——当主人在场或不在场时,狗狗行为的差异——并将其归结为一个不准确的“狗狗=儿童”的简短说法。就这样,我们又回到了简·唐纳森在1996年谈到的“过度简化的狗”的说法。
如果最终研究结果会被错误地推销,那么研究的意义何在?犬类科学领域为狗狗提供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视角,有时可能会质疑我们认为真实的事实。有时,研究结果可能会证实我们假设的内容。无论如何,科学探究都是关于我们在前进过程中学习。当媒体通过回到过度简化的说法来低估狗狗(和我们)时,这是一种遗憾。
~~~
图片:布鲁托在星际贸易站外进行见面会,洛伦·哈维尔(Loren Javier) Flickr 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Horn L., Huber L., Range F. & Dornhaus A. (2013).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ure Base Effect for Domestic Dogs – Evidence from a Manipulative Problem-Solving Task, PLoS ONE, 8 (5) e6529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5296.s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