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天:将科学家带入课堂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有一个想法,”我的兄弟去年冬天对我说。雅各布是费城东北部一所社区特许学校的小学科学老师,当时我在这座城市担任实验室技术员。“你愿意来我的教室,和我的学生们谈谈当科学家是什么感觉吗?”

我当场尖叫起来。但是,当我开始和我的兄弟一起计划课程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想用我的 45 分钟来激励所有学生拥抱科学——但如何做到呢?我怎样才能既具体到足以教给他们一些真实的东西,这是公立学校标准所要求的,又足够抽象到足以打开通往奇迹的大门?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走出他们那破旧的社区,成为科学家,而不仅仅是为那些头发蓬乱的白人男性准备的。我想让他们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问一个他们以前不会问的关于他们世界的问题。

事实证明,我所有的焦虑都是徒劳的。因为我的出现,这件事本身,比我说的任何话都更有影响力。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这就是我从上周纽约科学在线 小组讨论 中得到的启示。纽约科学在线(在 Twitter 上被称为 #SONYC,发音像世嘉蓝色角色 Sonic)是一个关于科学和科学传播不同方面的月度小组讨论 (Facebook 群组)。周三,主题是利用科学接触小众的代表性不足的群体——但在实践中,它是关于教育的。

在两个小时的讨论之后,洛克菲勒大学的伯尼斯·鲁马拉告诉听众的一个事实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只需一次课堂访问——学生与科学家互动或参观实验室的一天——就能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让科学不再那么可怕,更容易实现。问题很快变成了:我们如何才能让更多的科学家走进课堂?

有一些倡议旨在将教师与科学家联系起来。《大众科学》有其自己的“千名科学家在千日内”计划,他们在五月份宣布了该计划。SONYC 组织者 Lou Woodley 发推文了一个 GoogleDoc,收集了类似计划或网站的链接,包括美国的 国家实验室网络

但我认为这些还远远不够。这些计划虽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将负担放在教师身上,让他们要么提出项目建议,要么主动联系科学家。但是,想象一下,作为一名教师,收到一位科学家发来的电子邮件,主动提出帮助,无需任何努力。这将加快进程,并使其更有可能真正发生。尽管会耽误一些离开实验室的时间,但我认为许多科学家非常愿意抽出一天时间与有趣的孩子们一起玩耍,谈论他们自己。事实上,这应该成为一项要求。

也许与一班孩子交谈看起来很可怕。但是,没有什么比这更容易的了。当我与雅各布的班级交谈时,我所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我做了什么。我介绍了我研究的基本领域,询问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问题,我们讨论了如何着手回答这些问题。我给他们看了野外考察点的照片,他们对我收集的烧瓶发出了“喔”和“啊”的惊叹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涵盖了一些重要的内容:谈论了科学方法、我们为什么使用模式生物、实验设计,当然还有一般的科学问答。

当我在周三晚上离开 SONYC 小组讨论会时,那一天又完全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教学的乐趣,午餐时与学生们一起玩耍,阐明我们想要回答的关于世界的问题。而得知我的出现实际上可以改变这些学生的生活,这种乐趣更是倍增。

因此,一旦学年开始,我就会查找我附近的学校,并给老师、校长和辅导员发电子邮件,强行推销自己。因为接受帮助远比主动寻求帮助容易得多。

而且,所有的科学家们,我建议你们也这样做。与当地的科学老师安排一次电话会议,并尝试进入课堂!那一天对学生来说比对你来说更有意义。

Hannah Waters is a science writer fascinated by the natural world, the history of its study, and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nature. On top of science blogging, she runs the Smithsonian's Ocean Portal, a marine biology education website, and is science editor for Ladybits.

Hannah is a child of the internet, who coded HTML frames on her Backstreet Boys fanpage when she was in middle school. Aptly, she rose to professional science writing through blogging (originally on Wordpress) and tweeting profusely. She's written for The Scientist, Nature Medicine, Smithsonian.com, and others.

Before turning to full-time writing, Hannah wanted to be an oceanographer or a classicist, studying Biology and Latin at Carleton College in Northfield, Minnesota. She's done ecological research on marine food webs, shorebird conservation, tropical ecology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She worked as a lab technic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tudying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epigenetics of aging. And, for a summer, she manned a microphone and a drink shaker on a tour boat off the coast of Maine, pointing out wildlife and spouting facts over a loudspeaker while serving drinks.

Email her compliments, complaints and tips at culturingscience at gmail dot com.

More by Hannah Waters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