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承认偏见不能替代采取行动来解决它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中,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重新)开始了整理旧笔记和教科书的过程,再次试图打破我对那些我显然永远不需要的课程材料的非理性依恋。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包括坐下来浏览目录,并告诉自己,如果我将来有一天要教关于这些内容的课程,这些信息届时将不再相关。我不擅长这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每隔几年重新开始一次。通常,我最终会被其中一本书吸引,然后坐在地上阅读,直到我预留的清洁时间全部用完。这次,这本书是一本近 300 页的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更优秀科学家的研究生指南。

在关于文献检索和选择导师的章节中,隐藏着一个 4.5 页关于“性别问题”的章节。快速浏览了一下出版日期后,我以为我可以用十分钟的时间看看关于这个主题的章节在过去十年中是如何变化的。好吧,这段经历显然持续了不止十分钟,而且简短的回答似乎是,它已经过时了。但更诚实地说,我认为即使在本书出版的那一天,这个话题也没有得到特别好的处理。

作为一名 STEM 领域的女性,我读过很多关于人才流失的文章。我参加过讲座,与同事交谈过,并对从过时到冒犯的逻辑感到畏缩。但最重要的是,我对于那些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光荣的、耸耸肩的“哎呀”的辩解越来越不耐烦。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哎呀”以“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的形式出现。完整地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相对较少的女性和少数族裔选择从事某些科学学科。”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现在,作者们——白人男性——可能认为他们已经努力对这个问题保持敏感。毕竟,他们在书中加入了一个章节!在自我祝贺的段落中,他们解释了他们甚至采取了偷偷摸摸的一步,将书中的代词用法偏向于“她”。他们厚着脸皮地问读者,他们是否对频繁使用女性代词感到措手不及。而且封面上的研究人员是一位女性!他们基本上是 STEM 领域女性的斗士!*请原谅我的讽刺;这是我能印出来的最恰当的反应。*

我不是想妖魔化这些作者。我相信他们的意图是好的,就像曾经真诚地建议我,如果我的行为和想法“更像个男人”,我会过得更好的商业同事一样。但是,任何不包括任何关于性别歧视或性骚扰的性别问题章节都没有经过女性的校对。令人震惊的短语是:“因为女性通常拥有更平衡的性格,并且较少受自负的影响,所以女科学家在争取终身教职和晋升方面可能不如她们的男性同事那么积极。”这句话实际上有一个脚注,所以我很好奇哪个学术参考文献被硬塞进来支持这个说法。相反,脚注说:“这是作者偏见的反映。”

如果作为作者,这种脚注看起来是必要的,我希望回应是投入必要的工作来提供有意义的编辑。我怀疑作者们会让这种脚注出现在他们学生的任何出版物中。博客文章或推文是一回事,但一本旨在广泛使用的数百页的指南是另一回事。就在本周,Hidden Brain展示了如何以一种解决这种感知到的冲突背后的文化的方式来处理同一个话题,而不是仅仅将女性视为天生不擅长自我推销的人。但这个脚注只是一个书面版本的“哎呀”,似乎一直在发生。当我的研究生系要求所有教师提交并投票选出每周研讨会的演讲者名单时,最终入围者都不是白人男性之外的其他人。该系的一位女性成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指出这种排斥,一位男性教师回应说,这个过程的设计是公平的,结果中的任何偏见都是无意的。她以尖锐的语气回应道:“那就把它改过来。有意识地改。”

考虑到我在会议展位或编辑晚宴上被调情的次数,我给过或收到的关于特定研究人员的警告次数,我读过的关于其他 STEM 领域女性经历的文章的数量……这些原因根本就不是“无论如何”。当我的研究生系里的一位女学生必须在走廊里大喊大叫,因为一位男研究生觉得可以说每周研讨会上发言的女性“至少要好看”时,我不能继续接受耸耸肩的回应。

如果我们想让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进入 STEM 职业,对系统性限制的承认需要停止被贬低为像这样的字面脚注:“在撰写本章时,我们感到惊讶和震惊,发现很容易想到导致研究界缺乏多样性的因素。”至少根据浏览本书索引的情况来看,性别部分中仅有的几个被塞进的“少数族裔”一词是本书包含的唯一参考。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各种孩子都觉得 STEM 适合他们,那么如果集体耸肩允许管道中的所有漏洞都保持原样,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承认偏见或不公正与采取行动来解决它不是一回事。也许我们可以停止对仅仅声明问题的存在而给予的隐喻式赞扬,而是将这一声明作为一种方式,询问该人将如何解决他们所处问题的角落——有意识地解决。

Amanda Baker i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and outreach advocate. She has a geoscience Ph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has managed open-access, academic journals as well as the outreach journal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S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content for kids, from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magazines like Smore. She has served as a Science Olympiad national event supervisor and taught a first-year writing seminar on sustainable earth systems while at Cornell.

More by Amanda Baker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