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媒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息,一种多角恋时尚,其中思想开明的记者、一大批反宗教评论员,甚至科学家自己也开始鼓励读者和观众利用进化论来重新审视和修正他们的性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使其以更符合他们动物性欲的方式 更快乐。
这场讨论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克里斯托弗·瑞安和卡西尔达·杰塔的新书《黎明时的性》所推动的,该书探讨了我们现代、受上帝支配的、清教徒式的社会如何与我们物种的进化设计相冲突,这种紧张关系使我们对性产生病态的羞耻感。当然,有很多重要的注意事项,但基本逻辑是,因为人类天生不是一夫一妻制的,而是被自然选择明确设计为寻找“婚外性伴侣”的——为了自己无意识基因的复制而与你的伴侣或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压制这些深层的哺乳动物本能是徒劳的,更糟糕的是,这对于一段原本诚实健康的恋爱关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丧钟。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从理智上讲,我可以接受这一点。如果你像我一样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然世界而不是超自然世界中,那么就没有内在的、受神圣启发的理由对自己的伴侣保持性专一。如果你和你的伴侣想在周三晚上吃完墨西哥卷饼后与你的邻居上床,参加篝火照亮的沙滩狂欢,或者戴上你没有眼睛的、小羊皮的约束头盔,被缰绳和嚼子牵着走上通往当地束缚协会每周性爱节的道路,那么请务必这样做(并拍照)。但是达尔文主义思想的非道德之美在于,它不——或者至少不应该也不能——将任何社会行为,无论是性行为还是其他行为,规定为“正确”的行为。正确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在生物适应方面,在特定背景下,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因此,即使任何善良正直的公民都是一个受进化论启发的性自由主义者,达尔文对道德现实的洞察力也不比,例如,劳拉·施莱辛格博士的洞察力多。
(在一个相关的题外话中,为什么我们要在动物王国的其他地方寻找关于人类性的道德指导,这是一种逻辑谬误,在这种谬误中,什么是“自然的”——例如其他物种中的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仿佛倭黑猩猩、沙漠蟾蜍和鸸鹋偶尔的同性恋关系对人类的同性恋权利有任何道德意义——即使我们是这个无神星系中唯一酷儿的物种,即使这完全是两个自愿成年人之间的“选择”,为什么这会更合理地歧视同性恋关系中的人?)
除了从对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我们的阴茎和阴道完全沉默的自然中寻求社会规范的这些哲学问题之外,将多角恋时尚从报纸、脱口秀和留言板推向标准卧室实践还有一个更大的障碍。那就是,我们已经进化到能够同情他人的痛苦,包括那些我们通过将我们友善的生殖器用于他们进化出的滥交用途而背叛的人的痛苦。
心碎就像与我们的伴侣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的冲动一样,是一种心理适应,它给进化论者原本实用的多角恋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阻碍。人们——尤其是男人——寻求性多样性是自然的。我的伴侣曾经把这比作年复一年地吃同样的旧饭;最终你会对不同的菜肴产生强烈的渴望。但我提醒他,人不是一盘意大利面。不幸的是,我们有感情。
除非你很不幸地与一个精神病患者结合在一起,或者你有幸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否则,在两端都很难体验到心碎,而且理性也无法轻易修复心碎,或者被世界上所有的进化逻辑所挥之不去。而且因为我们天生就被设计为不仅适度滥交,而且当这种自然的滥交在我们伴侣身上抬头时,也会变得自私——再次强调,这是自然而然的——“理性的人”远非不受其伴侣与他人公开且经同意的性行为伤害。一夫一妻制可能不是自然的,但对我们伴侣的性生活漠不关心或容忍多角恋也不是自然的。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那些天真地从进化论者那里获取指导,而没有足够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来说,多角恋可能会导致毁灭性的影响。
关于人类心碎经历的较好的基于进化论的解释之一是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的2006年总结。费舍尔主要借鉴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推测与一段死去和垂死的浪漫关系相关的有两个主要阶段,当然,这通常是以伴侣的不忠为前提的。在拒绝后立即发生的“抗议”阶段:
被抛弃的恋人通常会致力于赢回他们心爱的人。他们执着地剖析这段关系,试图找出问题所在;他们顽强地制定策略,以重新点燃浪漫之情。失望的恋人经常戏剧性地、屈辱地,甚至是危险地闯入爱人的家或工作场所,然后冲出去,只是为了再次返回并重新恳求。他们拜访共同的去处和共同的朋友。他们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写信,恳求、指责和/或试图诱惑他们的抛弃者。
在神经生物学层面,抗议阶段的特点是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异常升高甚至狂热的活动,其效果与被母亲抛弃的幼年动物的显着警觉性相似。这种激情的抗议阶段——如果事实证明在重建浪漫关系方面不成功——会慢慢瓦解为心碎的第二个阶段,费舍尔称之为“顺从/绝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抛弃的人放弃了对抛弃伴侣的追求。然后,他或她必须处理加剧的无助感、顺从感和绝望感。被悲伤麻痹后,大多数人会哭泣、躺在床上、凝视着太空、喝太多酒,或者躲起来看电视。抗议和愤怒的感觉会断断续续地重新出现,但被拒绝的恋人大多只是感到深深的忧郁……在拒绝的绝望阶段,有些人会自杀。有些人会因心碎而死。心碎的恋人会因抑郁症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而死亡……当被抛弃的伴侣意识到[团聚]永远不会到来时,中脑中制造多巴胺的细胞会减少它们的活动[导致]嗜睡、沮丧和抑郁。
我承认,即使只是读到这些也让人感到沮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当新的爱情开始时,那些至关重要的化学物质最终会再次开始跳动。但请注意,关于顺从/绝望阶段,最令人着迷的事情之一,也是费舍尔没有真正涉及的事情之一,是它实际上可能起到一种适应性的信号功能,这可能有助于挽救注定要失败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有同情心的物种。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心碎在两端都不容易体验到,当你的行为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了如此悲伤和可悲的反应时,当你看到你关心的人(但不再感到任何真正的长期或性欲与他们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受苦时,很难完全将自己从一段枯萎的浪漫中解脱出来。如果我必须猜测——这只是一个猜测,在没有任何我所知的研究来支持这种说法的情况下——我会说,我们物种中相当数量的基因得以复制仅仅是因为,由于我们该死的社会认知能力,我们就是不忍心伤害其他人的心。
无论如何,我们可能不是一个性专一的物种,但我们确实形成了深刻的浪漫依恋,而这些依恋所建立的情感支架对我们伴侣的性不检点非常敏感。我这样说也是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根据主流进化思想,我应该不太关心我的伴侣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毕竟,他不会怀孕并欺骗我养育另一个男人的后代。但是,如果你在我发现他背叛我之后,对着我的伴侣尖叫咒骂,蜷缩在我的厨房角落里,把自己摇入自怜的遗忘状态,或者在我接下来的两周里大部分时间都在马桶上呕吐我的内脏时,向我解释了这一点,我会在颤抖得像一只受伤的动物的同时,理智地表示赞同。
同性恋情侣之间的嫉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进化心理学中最常被引用的发现之一是,当他们的女性伴侣与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时,男性往往会变得更加嫉妒,而当他们的男性伴侣与其他女性表现出“情感不忠”的迹象时,女性则会更加嫉妒。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 DNA 测试时代之前,男性非常容易被戴绿帽子,并将他们有限的资源投资于其他人的基因(方便地以孩子的形式包装),而女性则进化为依赖她们的男性伴侣来帮助她们将后代抚养到生育年龄,她们面临着他的注意力——以及他的资源——转移到另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身上的风险。
北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布拉德·萨加林(Brad Sagarin)和他的同事在2003年《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的报告中写道,当涉及到同性恋关系时,“同性不忠不会像异性不忠那样带来误判父权和资源被转移到其他女性子女的非对称威胁,这表明两性在嫉妒反应方面可能相似,而且这种反应可能不如异性不忠那样强烈。” 事实上,在旨在检验这一基本假设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实发现,当被要求假设如果他们的伴侣发生同性恋情时,直人参与者的嫉妒程度要低于如果他们的伴侣与异性发生关系时的嫉妒程度。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如果他们的伴侣有隐藏的同性恋情,参与者会有其他事情需要担心,而不是嫉妒,但这些数据确实清楚地表明,与生殖相关的担忧确实会调节人类恋爱关系中的嫉妒情绪。
但撇开双性恋不谈,任何有过去经历的同性恋者都知道,同性恋关系也并非没有嫉妒。虽然一般来说,男同性恋者确实比直男更不容易因性不忠而感到痛苦,但在这方面存在着有意义的个体差异——而且,我愿意大胆地说,我们大多数男同性恋者肯定都不完全接受我们的伴侣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的想法,而且大多数女同性恋者也不乐意看到她们的伴侣与其他女性发生情感不忠。也许我太在意我伴侣的同性恋行为了,至少是不包括我的那些。例如,丹·萨维奇(Dan Savage)最近说,[男同性恋者]“不像直人那样对[伴侣的性不忠]有心理问题”。但我不太确定。我们通常也一样有心理问题。就我而言,当时我告诉那个性插足者,如果他再与我的长期伴侣联系,我会很乐意用一把锋利的剪刀阉了他,这是一种典型的攻击性“伴侣守护”行为,就像直男威胁他们的性竞争对手一样。
对我来说,并且由于男同性恋者异常容易感染的致命性传播感染,例如艾滋病,在祖先时代并不存在,不可能产生任何特殊的适应性心理防御,因此男同性恋者的性嫉妒只能用某种伪异性恋心态来解释,这种心态模拟了直男对女性伴侣被戴绿帽的高度警惕。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之所以做出那样的反应,是因为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我不想让我的有睾丸的伴侣被另一个男人受孕。请注意,我并没有有意识地把他当作女人;事实上,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向你保证我不会和他在一起。但请把这话告诉我的性腺和杏仁核。我推测女同性恋关系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女同性恋者与另一位女性的结合可能会引发她的伴侣担心她的“男性”配偶对真实或潜在后代的投资不足。
这就是这位曾经心碎的同性恋进化心理学家今天的思考。
在本专栏中,由《大众科学思想》杂志提供,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心理学家杰西·贝林(Jesse Bering)思考了日常人类行为中一些比较晦涩的方面。注册RSS 订阅,访问www.JesseBering.com,在Facebook上加贝林博士为好友,或在Twitter上关注@JesseBering,绝不会错过任何一期。如需查阅2009年9月29日之前发布的文章,请点击此处:旧的“贝林思想”专栏。杰西的第一本书《信仰本能》(诺顿)[在英国名为《上帝本能》(尼古拉斯·布雷利)]将于2011年2月初出版。
图片 ©iStockphoto.com/snapphoto